[实用新型]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97391.0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万林;张国锋;贾敬敦;张港红;于丽娜;陶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7/16 | 分类号: | G01K7/1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植入 温度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被植入待检测物体内,包括:温度传感单元、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温度传感单元、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均固定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封装在非金属外壳中,其中:射频天线,用于确认待检测物体进入射频信号辐射区域;温度传感单元,用于当待检测物体进入射频信号辐射区域时,采集待检测物体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传输至RFID芯片;RFID芯片,用于将待检测物体的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温度信息通过射频天线发送至任一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及系统,无需携带额外的电源,体积小且读取距离远,能够实现对多个待检测物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温度是反应生命体健康状况和物体当前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实中往往需要对物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且当涉及到多个物体的温度信息时,还需要对多个物体分别进行标识。例如,在动植物养殖中,需要对动物或植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与此同时,还需同时对动物或植物个体进行标识。
传统温度检测手段主要包括水银温度计和红外温度计,应用过程中存在易破损、水银有毒、红外检测不准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个体标识主要采用RFID标签,但是外置式RFID标签具有易磨损和易丢失等问题,且目前射频识别技术主要集中在低频和高频两个工作频段,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近距离和稳定状态下的标识,对远距离、移动状态和多标签读取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将射频识别和温度传感器结合的产品,但此类产品具有体积大、外置式、有源或半有源和读取距离近等缺陷。有鉴于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读取,且能够同时实现个体标识和温度检测的微型无源可植入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实现个体识别和温度检测的产品具有体积大、外置式、有源或半有源和读取距离近等缺陷,提供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装置被植入待检测物体内,包括:温度传感单元、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所述温度传感单元、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均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封装在非金属外壳中,其中:
所述射频天线,用于确认所述待检测物体进入射频信号辐射区域;
所述温度传感单元,用于当所述待检测物体进入射频信号辐射区域时,采集所述待检测物体的温度信息,将所述温度信息传输至所述RFID芯片;
所述RFID芯片,用于将所述待检测物体的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息通过所述射频天线发送至任一外部设备。
优选地,所述RFID芯片的工作频段为超高频段。
优选地,所述射频天线为线圈状,且与所述外壳内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射频天线由高介电常数材料构成。
优选地,所述外壳外表面覆盖有生物质涂层。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所述装置的无源植入式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读取装置和服务器,所述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射频天线发送的温度信息和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读取装置能够同时读取至少两个所述待检测物体的温度信息和标识信息。
优选地,所述读取装置为移动式或固定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7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