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6365.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詹慧贞;范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F5/06;E05F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8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车门 电磁铁 磁力组件 阻力组件 控制器 阻力杆 角位置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防撞装置 控制组件 动铁芯 固定块 移动块 磁场 电源 车门合页 电源电性 电源提供 控制电源 快速打开 缓冲板 外壁 预设 通电 发送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阻力组件、磁力组件和控制组件,阻力组件包括阻力杆、移动块、动铁芯和第一缓冲板,阻力组件与磁力组件均设于汽车车门内,阻力杆从汽车车门内延伸至车门合页的外壁上;磁力组件包括固定块、电磁铁和电源,电源设于固定块上,控制组件包括角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当判断到角位置传感器发送的角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时,控制电源向电磁铁通电,本实用新型当电磁铁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电压时产生磁场,磁场用于阻止动铁芯、移动块和阻力杆的移动,进而对汽车车门起到了有效的阻值力,防止了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防止了汽车车门由于打开或关闭速度过快导致的意外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渐渐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当用户在开关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当用户打开汽车车门的速度过快时,容易导致与侧边的行人或车辆发生碰撞,进而使得事故的发送,当用户关闭汽车车门的速度过快时,容易导致汽车车门与车体之间的剧烈碰撞,进而导致汽车车门和车体的损坏。
现有的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于汽车车门与车门合页之间,当用户打开车门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以阻止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
现有的汽车车门防撞装置由于采用缓冲弹簧的设计,使得对汽车车门的缓冲阻力较小,当用户推门或关门的力度较大时,并不能有效的防止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用于解决当用户推门或关门的力度较大时,不能有效的防止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的问题。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与车门合页连接的阻力组件、设于所述阻力组件上的磁力组件和与所述磁力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阻力组件包括阻力杆、与所述阻力杆连接的移动块、设于所述移动块内的动铁芯和设于所述移动块背向所述阻力杆一侧的第一缓冲板,所述阻力组件与所述磁力组件均设于汽车车门内,所述阻力杆从所述汽车车门内延伸至所述车门合页的外壁上;
所述磁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移动块两侧的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块内的至少一个电磁铁和与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门合页上的角位置传感器和与所述角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角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汽车车门的角加速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当判断到所述角位置传感器发送的角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电磁铁通电。
上述汽车车门防撞装置,通过所述角位置传感器的设计,能有效的检测到汽车车门是否被快速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所述控制器的设计,当判断到所述角位置传感器发送的角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的时,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电磁铁通电,通过所述电磁铁的设计,当接收到所述电源提供的电压时,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场,此时磁场用于阻止所述动铁芯、所述移动块和所述阻力杆的移动,进而对所述汽车车门起到了有效的阻值力,防止了所述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防止了所述汽车车门由于打开或关闭速度过快导致的意外碰撞,上述汽车车门防撞装置通过采用电磁阻力的方式防止所述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由于采用电磁阻力的方式使得对所述汽车车门的阻力较大,进而当用户推门或关门的力度较大时,依然能有效的防止所述汽车车门的快速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上设有缓冲杆,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6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