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2771.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傅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F24B13/00;F22B33/1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环保 火炉 热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包括火炉总成(1)、热水器总成(2)和烟窗门总成(3),所述的热水器总成(2)安装在火炉总成(1)上,热水器总成(2)中设有烟道(4),烟道(4)竖直贯穿热水器总成(2);烟窗门总成(3)固定安装在热水器总成(2)上,烟窗门总成(3)能够封堵烟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的烟道通过热水器,大大增加了热水器总成与火的接触面积,而且在烟气排除的过程中,实现了烟气与热水器内水的换热,大大提高了火炉的热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总成上设有蒸汽口,用于提供热水的同时,还可以用于取暖和热空调,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节能环保热水装置是一种混合燃料燃烧加热装置,可以燃烧单一的柴、桔杆、废木料、谷壳、煤炭等资料,也可以将不同各类的燃料混合在一起燃烧,火炉燃料适应能力强,燃烧效率非常高,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可为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是国家节能环保政策鼓励开发的新型燃烧供热装置。
传统火炉热水装置,其一般结构形式是下部是燃烧装置,上部是盛水容器,烟窗从火炉侧面引出,再从盛水容器的侧面向上伸出一定的高度。这种结构使得传统火炉盛水容器与火的接触面积小,热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低,同时也难以实现燃烧的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提高火炉的热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包括火炉总成、热水器总成和烟窗门总成,所述的热水器总成安装在火炉总成上,热水器总成中设有烟道,烟道竖直贯穿热水器总成;烟窗门总成固定安装在热水器总成顶部,烟窗门总成能够封堵烟道的出口。
上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中,火炉总成包括火炉内壁、火炉外壁、炉桥支撑、炉桥、炉门,火炉内壁位于火炉外壁内,火炉内壁位于火炉外壁之间设有保温材料;火炉内壁下部设有炉桥支撑,所述的炉桥置于炉桥支撑上。
上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中,所述的炉桥为板状结构,炉桥上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为长直孔、圆形孔、椭圆形孔或方形孔。
上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中,热水器总成包括水箱总成和烟道;水箱总成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回水口和水位指示总成;水箱总成盖板上设有蒸汽口、加水口;烟道竖直贯穿水箱总成。
上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中,所述的水箱总成顶面中心处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通孔,通孔的顶部盖有闷盖。
上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炉-热水装置中,烟窗门总成包括盖板、连杆及驱动机构盖板上对应于烟道设有烟窗,烟窗处铰接有烟窗门,烟窗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烟道通过热水器,大大增加了热水器总成与火的接触面积,而且在烟气排除的过程中,实现了烟气与热水器内水的换热,大大提高了火炉的热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
2.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总成的水箱的中心处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进一步增加了热水器总成与火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火炉的热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
3.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总成上设有蒸汽口,用于提供热水的同时,还可以用于取暖和热空调,有效地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
4. 本实用新型的烟窗门总成能够控制烟道的开闭,实现了对水温或者蒸汽量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2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冷却水分水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锯片切向辗压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