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立袋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92464.7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8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于潮荣;吉克沙尔;刘文军;罗成鑫;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蒋金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导向片 导向槽 立袋 本实用新型 挡板 导向装置 安装固定机构 导向槽顶部 弹性部件 固定机构 平行挡板 倾斜放置 运输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立袋导向装置,它包括导向槽和设置于导向槽顶部的弧形导向片,弧形导向片与导向槽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在静态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可立袋水平放置的高度,所述导向槽由两条平行挡板和位于挡板之间的运输线组成,在挡板的外侧安装固定机构,所述弧形导向片通过弹性部件与固定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导向片的作用,使得倾斜放置的可立袋重新水平放置在导向槽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立袋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可立袋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可立袋)是继玻璃瓶、聚丙烯塑瓶、非PVC多层共挤膜软袋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第四类全新的输液包装材料和容器,可立袋由于其抗摔性能强正被大规模应用,但在可立袋的包装运输线上,可立袋水平放在导向槽中,由于其轻便性容易产生重叠堆积,大量的可立袋堆积后容易引起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立袋导向装置,使得可立袋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水平放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可立袋导向装置,它包括导向槽和设置于导向槽顶部的弧形导向片,弧形导向片与导向槽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在静态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可立袋竖直放置的高度,所述导向槽由两条平行挡板和位于挡板之间的运输线组成,在挡板的外侧安装固定机构,所述弧形导向片通过弹性部件与固定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弧形导向片的两端有圆孔,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弹簧的一端具有挂钩,所述挂钩穿过弧形导向片上的圆孔,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母紧固在固定机构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可立袋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容易产生重叠堆积,大量的可立袋堆积后容易引起堵塞的问题,通过弧形导向片的作用,使得倾斜放置的可立袋重新水平放置在导向槽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可立袋导向装置,它包括导向槽6和设置于导向槽6顶部的弧形导向片5,弧形导向片5与导向槽6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在静态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可立袋竖直放置的高度,所述导向槽6由两条平行挡板1和位于挡板1之间的运输线组成,在挡板1的外侧并与挡板1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固定机构4,所述弧形导向片5通过弹性部件2与固定机构4连接。
更佳的,本实施例所述弧形导向片5的两端有圆孔,所述弹性部件2是弹簧,弹簧的一端具有挂钩,所述挂钩穿过弧形导向片5上的圆孔,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母紧固在固定机构4的顶部。
可立袋被水平放置于导向槽的运输线上输送,由于容易产生挤压堆叠引起运输线上的堵塞,因此在运输线上设置可立袋导向装置,可使得已经在运输线上因挤压等倾斜输送的可立袋,在经过弧形导向片时,受到弧形导向片的导向作用,以及弹簧的弹性作用,弧形导向片向上移动,通道的高度变为与可立袋水平放置的高度相等,使得倾斜的可立袋从通道穿过并重新变回水平输送,从而有效减缓和避免运输线上的堵塞情况。若弧形导向片与导向槽之间的通道在静态时的高度已设置为与可立袋水平放置的高度相等,则无需弹簧的作用也可使得倾斜的可立袋从通道穿过并重新变回水平输送。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2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