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上真空组合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92274.5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26;H01H33/662;H01H33/666;H01H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开关 隔离开关 绝缘本体 电流检测设备 电压检测设备 真空组合电器 本实用新型 壳体 电路 体内 隔离开关机构 整体框架结构 安全便捷 安全隔离 带电线路 故障电流 线路隔离 线路检修 正常电流 大容量 进出线 接线 开断 投切 绝缘 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上真空组合电器。该电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绝缘本体,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进出线上的电压检测设备和电流检测设备;置于绝缘本体内的隔离开关和真空开关;壳体中设置有电压检测设备和电流检测设备,隔离开关机构用于将线路隔离;真空开关用于投切线路正常电流或切断故障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离开关与真空开关集成在整体框架结构的绝缘本体中,接线简单、结构紧凑,既实现了真空开关实现对电路的大容量开断,又实现了隔离开关对带电线路的安全隔离,对电路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也使得线路检修工作能得以安全便捷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柱上真空组合电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柱上真空开关只有真空灭弧室作为灭弧和隔离断口,这样由于真空灭弧室具有漏气的可能,不能作为安全隔离断口,给检修带来风险和麻烦。
如图1所示,现有柱上真空开关柱上真空开关典型灭弧室包括壳体1'、电流互感器2'、套管3'、真空灭弧室4'、真空开关绝缘拉杆7'、真空开关操动轴6'和绝缘本体5'。当需要真空开关开断电路时,真空开关操动轴6'通过真空开关绝缘拉杆7'带动真空灭弧室4'分闸,从而在真空灭弧室4'内将电弧熄灭,使电路分断。反之则由真空开关操动轴6'通过真空开关绝缘拉杆7'驱动真空灭弧室4'合闸,从而接通电路。
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检修人员需要触及的部件均需要通过隔离断口隔离其它非检修段的带电部分,并使检修部件接地。对于柱上真空开关设备往往通过在线路上另安装隔离开关来实现这种隔离,而检修部件的接地则由人工搭接接地线完成。这样另外安装的隔离开关使得在一个柱上既要安装柱上真空开关,又要安装隔离开关使得布置、接线繁杂,而且无法实现柱上真空开关与隔离开关的连锁,也不便于柱上狭小空间的带电检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柱上真空组合电器,旨在解决现有真空开关与隔离开关分别布置导致的接线复杂及线路检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柱上真空组合电器,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绝缘本体,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进出线上的电压检测设备和电流检测设备;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隔离开关和真空开关;所述隔离开关用于将所述线路隔离;所述真空开关用于投切线路正常电流或切断故障电流。
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组合电器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容置腔体和第二容置腔体;其中,所述隔离开关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所述真空开关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中。
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组合电器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具有一共同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体的连接导体。
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组合电器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开设有用以引入测量线路的第一开口通道;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开设有用以引出测量线路的第二开口通道。
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组合电器中,所述第一开口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通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两者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真空组合电器中,所述隔离开关包括:第一套管、隔离开关操动轴、隔离开关绝缘拉杆、隔离开关导电杆、第一隔离触头和第二隔离触头;其中,所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操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导电杆相连接,所述隔离开关操动轴通过所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操动所述隔离开关导电杆在所述第一隔离触头与所述第二隔离触头之间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隔离触头与所述第二隔离触头的导通与分断;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通道中,所述测量线路进口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中,所述第一隔离触头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出口端相接触,以将所述测量线路经所述真空开关引出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2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有载调容分接开关
- 下一篇:一种低压复合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