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1884.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慧;王芬;尹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50 | 分类号: | F21S43/50;B60Q1/00;B60Q1/30;F21W10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包括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车灯包括:车灯本体,所述车灯本体上设置有外配光镜;亮饰条,所述亮饰条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设置有镀层,所述背面与所述车灯本体卡合连接,所述亮饰条上设置有用于透光的窗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解决在镀铬亮条安装难度大、空间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降低镀铬亮条在安装时对空间的要求,节省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尾灯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照明功能以外,还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元素,其中车灯(镀铬亮条)就是被广为运用的设计元素之一。目前,镀铬亮条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安装到尾灯上:
一种是通过螺钉将镀铬亮条安装在灯体或外配光镜上,来确保镀铬亮条与灯体或外配光镜连接的牢固性,但是,螺钉连接要求镀铬亮条的宽度必须做到20毫米以上,对造型约束太大;同时,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占用更多的灯具空间,并且增加了尾灯内部安装的工艺复杂性和成本。如果镀铬亮条上设置有倒车灯窗口,导致镀铬亮条在窗口上方区域宽度和下方区域宽度均不能满足布置螺钉需要宽度,由于宽度限制无法布置螺钉结构,无法实现安装。
另外一种是采用整体镀铬的方式,即通过对灯体整体镀铬来达到同样的尾灯外观效果,这种方式可以省去单独的镀铬亮条的安装工艺,但是整体镀铬造成尾灯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灯及包括其的汽车,解决在镀铬亮条安装难度大、空间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降低镀铬亮条在安装时对空间的要求,节省制作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灯,包括:
车灯本体,所述车灯本体上设置有外配光镜;
亮饰条,所述亮饰条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设置有镀层,所述背面与所述车灯本体卡合连接,所述亮饰条上设置有用于透光的窗口。
优选地,所述车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卡紧部;所述亮饰条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连接的第二卡紧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卡紧部卡合连接的第二卡合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卡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灯本体的所述外配光镜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紧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亮饰条的所述窗口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为卡槽;所述第一卡紧部和所述第二卡紧部均为卡脚。
优选地,所述亮饰条的所述背面设置有第一粘贴层,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窗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亮饰条的所述背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层,且设置在所述窗口和所述第二卡紧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灯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亮饰条的所述背面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可与所述定位槽嵌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筋上覆盖有第三粘贴层,所述第三粘贴层用于连接所述定位筋和所述定位槽。
另外,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多个槽口,所述亮饰条从顶端到底端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可通过所述槽口嵌合连接在所述定位槽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述的车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1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编织袋质量检测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近海触探的海上平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