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1543.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施剑峰;任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9/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21563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双层 套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涉及车载LNG绝热气瓶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是设置了一个双层套筒穿过气瓶的外壳和内胆,并采用绝热材料和挡板降低套筒的传热,既分离了管路连接结构与内胆支撑结构,又减少了温差应力,还具有提供预留空间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LNG绝热气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LNG气瓶,一般是通过分配头和内部支撑结构在其内部安装管路的,如公告号为CN20131426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车载气瓶上的分配头”,和公告号为CN2015995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车载瓶的内部支撑结构”,两者之间的组合能够满足管路安装的基本要求,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缺陷:
第一,现有技术方案是先将管路焊接在分配头上,再将分配头又与内胆支撑结构相连,工艺程序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结构彼此影响,管路及支撑的设计受到了很大局限;
第二,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低温管路需要穿过内胆到达介质,同时连接外壳和内胆,温差应力较大,会缩短管路的使用寿命;
第三,现有技术方案没有预留空间的作用,为控制充装率需要另外设计预留空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将管路连接结构与内胆支撑结构分离,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使得管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包括气瓶的外壳和套在外壳中的内胆,设置内套筒穿过所述外壳和内胆,所述内套筒上端设有盖板;所述内套筒外套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穿过所述内胆,但不穿过所述外壳;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夹有绝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内设有多个隔板。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下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焊接方式将内套筒与外套筒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胆焊接连接,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壳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气瓶内部管路安装结构中的连接结构与内胆支撑结构相连的缺点,简化了工艺程序,使各组成部分功能独立,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气瓶内部管路安装结构中温差应力较大的缺陷,管路仅需穿透一层盖板即可到达介质,温差应力的情况大大减少。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气瓶内部管路安装结构中无法预留空间的缺陷,所述内外套筒结构可以起到预留空间的作用,无需另外设计预留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瓶内外筒间双层套管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
1、盖板 2、内套筒 3、外套筒
4、绝热材料 5、连接块 6、隔板
7、外壳 8、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1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监理用坡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线电缆铜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