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9906.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斌;陈道顺;范正宗;杨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泰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道 外井筒 井筒 雨水收集槽 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城市建筑 沉淀池 同轴线 排水 排水管 导流组件 互为备用 节能环保 内部设置 排水通道 运行成本 倒流板 内壁 连通 串联 建筑物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均匀的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建筑外墙上;所述每个雨水收集槽之间通过排水管道相互串联;所述排水管道外井筒、设于外井筒内并与外井筒同轴线的内井筒;所述外井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螺旋装的倒流板;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排水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系统易于实现,运行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可使雨水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排水管道的内部设置了同轴线的内井筒,为排水提供了两条排水通道,通过导流组件的调节实现外井筒和内井筒可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使用,提高了排水管道排水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系统,尤其涉及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多雨地区或者雨期较长的地区,屋面的雨水都可以收集后经过处理再次利用,这些处理过的水可以用于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由于雨水在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带有各种杂质,通常需要对雨水进行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处理,这样就会增加雨水的处理成本和设备成本,使雨水处理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化难度增加,如何设计一种运行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的雨水处理系统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均匀的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建筑外墙上;所述每个雨水收集槽之间通过排水管道相互串联;所述雨水收集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槽底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排水管道外井筒、设于外井筒内并与外井筒同轴线的内井筒;所述外井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螺旋装的倒流板;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排水管道与沉淀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包括过滤层和设置在过滤层下面的收集层。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区、截留区、填料区以及排水区,所述截留区内填充有填料一,填料区内填充有填料二,排水区内填充有填料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系统易于实现,运行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可使雨水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排水管道的内部设置了同轴线的内井筒,为排水提供了两条排水通道,通过导流组件的调节实现外井筒和内井筒可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使用,提高了排水管道排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所示,用于城市建筑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槽1,所述雨水收集槽均匀的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建筑外墙上;所述每个雨水收集槽之间通过排水管道2相互串联;所述雨水收集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槽底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排水管道2外井筒2.1、设于外井筒2.1内并与外井筒2.1同轴线的内井筒2.2,为排水提供了两条排水通道,通过导流组件的调节实现外井筒和内井筒可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使用,提高了排水管道排水的安全性,不会出现雨水收集槽1中的雨水满溢的情况。所述外井筒2.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螺旋装的倒流板2.3,;还包括沉淀池3,所述排水管道2与沉淀池3连通。
所述沉淀池3包括过滤层和设置在过滤层下面的收集层。所述过滤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区、截留区、填料区以及排水区,所述截留区内填充有填料一,填料区内填充有填料二,排水区内填充有填料三。运行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可使雨水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泰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未经四川省泰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9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自净渗滞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厂内循环管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