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7477.5 | 申请日: | 201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奎;刘志豪;张声涛;邹炎;杨芳洁;杨贵文;刘同文;贺万鹏;李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成型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企业中普遍利用模具进行生产,其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熔料对模具的磨损小,能大批量地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尺寸精度高的塑件。
传统的注塑成型过程主要分为注射、保压、塑化和冷却等几个阶段,在注射阶段,螺杆推动塑料熔体快速注入到模腔。待熔体注满模腔后,过程切换到保压阶段,少部分材料继续被压入模腔以补偿腔内材料因固化而引起的收缩。当浇口内的材料固化后,过程进入塑化和冷却阶段,一方面,机筒内材料受到螺杆旋转产生的剪切作用而被熔化;另一方面,模腔内的材料逐渐冷却、固化。当塑料熔体在模具内冷却固化到一定程度后,模具打开,取出产品,即完成一个注塑周期。
但是,现有注塑设备没有单独的导流装置,在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遇冷从注塑设备流出后遇冷会发生轻微凝固现象,造成塑料熔体流速缓慢,容易发生粘连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注塑设备没有单独的导流装置,在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遇冷从注塑设备流出后遇冷会发生轻微凝固现象,造成塑料熔体流速缓慢,容易发生粘连现象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包括:入料口、安装座、支撑架、导流漏斗、基座、连接件、导流管、保温套、出料口、保温材料填充层、保护层;所述基座设置在导流漏斗的下部,且基座与导流漏斗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入料口设置在导流漏斗的顶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基座的外壁上,且支撑架与基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座位于支撑架的顶部,且安装座与支撑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流管位于导流漏斗的下方,且导流管与导流漏斗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导流管的底部;所述保温套设置在导流管的外壁上,且保温套与导流管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保护层设置在保温材料填充层的外部,且保护层与保温材料填充层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多组圆形安装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所述导流漏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圆弧状导流槽,且导流槽的横截面呈倒三角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膛线状螺纹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所述保温材料填充层内部填充介质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塑料管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导流漏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圆弧状导流槽,且导流槽的横截面呈倒三角形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导流效果,塑料熔体进入导流漏斗内在导流槽的作用下聚集,加速了导流漏斗内塑料熔体的流动。
2、本实用新型导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膛线状螺纹凹槽的设置,塑料熔体进入导流管内在螺纹凹槽的作用下进行旋涡状流动,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导流效果。
3、本实用新型保温材料填充层内部填充介质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设置,增强了装置保温效果,使塑料熔体在流经时不易遇冷凝固,从而加速塑料熔体的流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导流效果好,保温效果好,不易发生塑料熔体遇冷凝固的现象,流速快,不易发生粘连现象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料口1、安装座2、支撑架3、导流漏斗4、基座5、连接件6、导流管7、保温套8、出料口9、保温材料填充层801、保护层8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工业学院,未经兰州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7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
- 下一篇:用于无止旋结构、不同螺距双内螺纹注塑件的注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