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86995.5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雄;翁坚壮;梁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混凝土 搅拌 污水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沉淀池沿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隔为沉积层、斜管层和清水层;所述清水层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斜管层内设置有斜管;所述箱体的后部设置有管线间,所述管线间内设置有反冲回流装置;所述反冲回流装置连接所述沉积层和加注池。其特点是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能够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如冲洗搅拌主机、混凝土运输罐车以及生产场地地面后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因为含有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pH值高达11-12,且不溶物含量约在2000-3500mg/l。因此如果直接将这些废水排放,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还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对于其中的砂子、石子可再回收利用的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原材料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700156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墙分隔,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沉淀池隔墙上设有溢水口。在三级沉池内设置回收潜水泵。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污水沉淀效果,经过三级沉淀后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用于拌制混凝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环境;一级沉淀池底板设计成斜坡道结构,方便了机械清渣,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文明施工。
然而,该专利的沉淀池集成度低,导致占地面积大,净化效率低,污水处理能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点是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能够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包括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沉淀池沿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隔为沉积层、斜管层和清水层;所述清水层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斜管层内设置有斜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集成到一个箱体内,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设备占地面积小;采用斜管沉淀池,出水效果好;设置反冲回流装置,能够使经过混凝、絮凝和沉淀后,进入沉积层,但仍未形成大比重絮凝体的杂质重新进入加注池中,使絮凝反应更充分,从而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设置设备间,将设备单独放置,一方面便于维修,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液体渗漏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优选的,所述混凝池和加注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设备间之间设置有溢流间隙;所述加注池和絮凝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箱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过水间隙;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溢流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用于分隔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在第一隔板的上方设置溢流间隙,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过水间隙,第三隔板上设置溢流通道,从而在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内形成“S”型流道,从而使液体能够在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中充分反应。
优选的,所述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搅拌电机、减速器、搅拌轴和搅拌叶轮;所述搅拌电机和减速器设置于设备间内,所述搅拌叶轮设置于混凝池、加注池或絮凝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6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路基设备监控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双面雕刻的雕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