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磁加热的倾翻式核桃仁扬料翻炒去红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5620.7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东;赵乾乾;康明闯;李达;刘恩豪;车稷;王财;李长河;侯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新疆疆宁轻工机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A23N12/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核桃仁 翻炒 扬料 滚筒固定支架 滚筒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磁加热 扬料板 支撑轴 倾翻 保温效果 电磁线圈 滚筒内部 加热均匀 去皮效率 受热不均 挡料板 反方向 有效地 内壁 缠绕 堆积 自动化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加热的倾翻式核桃仁扬料翻炒去红衣装置,包括:包括:滚筒、滚筒驱动装置和滚筒固定支架;所述滚筒固定在滚筒固定支架上,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与滚筒连接,驱动所述滚筒沿正或者反方向旋转;所述滚筒的内壁上设有扬料板,滚筒内部设有支撑轴,在所述支撑轴上与所述扬料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挡料板;所述滚筒上缠绕电磁线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有加热均匀、保温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去皮效率高等优点,并具有扬料翻炒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核桃仁堆积受热不均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桃仁的翻炒及去红衣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加热的倾翻式核桃仁扬料翻炒去红衣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是健康食品,经常作为辅料加入到食品中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如现在比较盛行的核桃仁的深加工是制作核桃奶和提炼核桃油。其中,核桃的油脂含量高达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树上油库”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同橄榄油一样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核桃仁表面有一层紧密的褐色薄皮衣(俗称红衣),含有较多的单宁和色素,研究表明,核桃仁中含有的单宁是产生苦涩味及导致饮料褐变的主要原因。单宁不仅会影响核桃油的口感和色泽,也会影响核桃蛋白和蛋白质的稳定性,不利于核桃仁的精深加工。为了更好地发挥核桃的健康和营养价值,不论是核桃产品的加工还是将核桃作为辅料加入到其他食品中,核桃仁的去皮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对核桃这种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核桃深加工厂家都采用水煮,化学药剂洗涤等方法来去除核桃仁表面的红衣,这些化学试剂去除红衣的方式对核桃仁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下文会详细介绍。因此能够在不影响核桃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自动去红衣的机器会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可以较好地去除核桃仁红衣的机构,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在保证核桃仁不被化学试剂污染的情况下,烘烤加热去红衣的方法完全可行。
经检索,赵西周发明的碱液浸泡法(专利号:CN204707949U)是通过碱液浸泡的方法来去除核桃仁红衣的。碱液浸泡法主要是通过稀碱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核仁,溶解连接核仁与种皮的果胶质,从而使核仁和种皮分离,后续可通过冷水冲洗达到去皮的效果。在控制好碱液浓度和温度的情况下,此法去皮效果显著,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碱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浸泡去皮的过程中,碱液对核仁的腐蚀造成了核仁品质的下降。低浓度碱液浸泡下,为达到较为理想的去皮效果,核仁需在碱液中浸泡1~3min,在这段时间内,随时间的增加,去皮效果越加明显,但碱液溶解核仁中的蛋白质和油脂量也越来越多,增加核仁的质量损失,增加了对核仁的损伤。若采用较高浓度的碱液在低温下浸泡,则不易于核仁的完全脱皮,高温下浸泡同样会腐蚀核仁造成品质变差。相比之下,采用低浓度碱液中温浸泡的方法在尽可能保证核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核仁脱皮率效果最佳。但在采用碱液浸泡去皮方法后,后期去皮过程中仍会需要人工去除核仁凹槽内的部分种皮,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样的,碱液法所用化学试剂在加工最后或多或少的会在核仁上有试剂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若去皮后的核桃仁用于食品加工领域,这种去皮方法便是不可取的。
经检索,热烫法也是现在较常用的一种核仁去皮方法,此法将核仁先放入沸水中浸泡,再焖制而成。但这种方法同样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在用沸水浸泡和焖制过程中,若想提高核仁脱皮效率,需要增加浸泡和焖制的时间。然而,沸水浸泡会增加核仁的含水量,使核仁发绵,焖制时间的增加更是会改变核仁的含水量和质地。据实验结果得出,在保证核仁脱皮率的同时,减少对核仁损伤的最佳沸水浸泡和焖制的时间分别为6min和5min。但是,这样处理后的核桃仁去皮效果并不理想,去皮效率低,对核仁品质影响也较大,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核仁沟槽处难去皮的状况。后续仍需人工手动去除核仁沟槽处种皮,这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样,这样处理后得到的核桃仁质地更为绵软,甚至会在加工过程中对核仁造成二次伤害,会对下一步的加工处理也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也限制核仁再处理的加工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新疆疆宁轻工机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理工大学;新疆疆宁轻工机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5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核桃肉壳分离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开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