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级透明膜片的制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85396.1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奇;邓渊;华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B26D7/18;B29C47/00;B29C43/46;B29C43/24;B29C37/04;B08B1/02;B29K33/04 |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裁切装置 负压吸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 除尘装置 挤出装置 膜片表面 切边装置 透明膜片 制备系统 除尘辊 接力式 导光 片材装载装置 产品外观 干燥装置 光学品质 厚度公差 抛光装置 牵引装置 清洗装置 输送装置 贴膜装置 依次设置 有效解决 出料侧 挤压辊 柔性辊 裁切 超宽 粉屑 负压 口模 膜片 吸屑 压伤 制备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光级透明膜片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装置、干燥装置、挤出装置、抛光装置、输送装置、接力式膜片表面除尘装置、贴膜装置、第一裁切装置、牵引装置、切边装置、第二裁切装置及片材装载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裁切装置、切边装置出料侧的负压吸屑装置;挤出装置其口模下的挤压辊为一对柔性辊;接力式膜片表面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膜片两面的上除尘辊组和下除尘辊组;负压吸屑装置包括设置在待裁切产品一面或两面的若干个负压吸屑部。本实用新型能够生产出超薄超宽的PMMA膜片,制备的产品内应力均匀分布产品不易开裂,同时可以取得非常小的厚度公差(小于1.5%)和极其完美的光学品质;有效解决粉屑压伤产品外观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级透明膜片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轻薄型的LCD电视机几乎取代了传统的电视机,LCD产品不仅应用于电视上,还广泛应用于IT产业、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等,在LCD显示器应用中,各种光学膜被广泛使用,其要求有:低残留变形(低折射),两面的平滑性、透明性,极限的厚精度(变异≤2um),晶体、异物极化少(10um以上不可),100℃以上的耐热性。为达上述要求,原料限于PC、PMMA等。
PMMA的特性(抗冲击性能低,成型流动性差)本身不适合挤出压延小于1.0MM厚度的膜片,成形困难容易断裂,且成膜后尺寸不易加工。若能加工出超薄(小于1.0MM)且超宽(1300mm以上)的PMMA透明膜片,则应用于显示行业可以减少产品厚度(如平板电脑)。而挤出裁切后的PMMA膜片在输送至贴膜机的过程中由于静电吸附力吸附在PMMA膜片上,目前的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一般,无法达到光学级PMMA超薄导光板对外观品质的要求。另外,在PMMA膜片精准尺寸加工时,涉及纵向裁切/或横向裁切,裁切后产生的切屑容易残留在PMMA膜片上,这样会出现锯切后产生的粉屑压伤产品外观导致的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导光级透明膜片的制备系统,可制备出超薄且超宽的PMMA透明膜片,成形容易,挤出压延的膜片不易断裂,可以取得非常小的厚度公差(小于1.5%)和极其完美的光学品质,可直接清除掉膜片表面99.5%的小于50微米的环境尘埃,有效的解决了光学级PMMA超薄导光板对外观品质的要求,通过分布式多点真空负压吸除有效解决了锯切后产生的粉屑压伤产品外观导致的质量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系统制备PMMA膜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导光级透明膜片的制备系统,包括原料清洗装置,清洗后的原料通过封闭输送机构输送至干燥装置,干燥后的原料通过封闭输送机构输送至挤出装置,挤出成型后的膜片经挤压辊挤压,挤压辊的一侧设有抛光装置,膜片经抛光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贴膜装置,输送装置上设有接力式膜片表面除尘装置,其位于贴膜装置前,贴膜后的膜片经第一裁切装置纵向裁切后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输送至切边装置,经切边后输送至第二裁切装置横向裁切,裁切后的膜片输送至片材装载装置装载;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裁切装置、切边装置出料侧的负压吸屑装置;挤出装置其口模下的挤压辊为一对柔性辊;接力式膜片表面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膜片两面的上除尘辊组和下除尘辊组;负压吸屑装置包括设置在待裁切产品一面或两面的若干个负压吸屑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抛光装置包括一对抛光辊,抛光辊设置在挤压辊出料侧;挤压辊包括表面为柔性的一对挤压辊,一对挤压辊的表面设有柔性层其厚度与材质相同,一对挤压辊中的一根挤压辊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移动调节机构,一对挤压辊的挤压面与膜片压延挤出装置的口模的出料位置相对应;表面为柔性的一对挤压辊为两个直径相同的辊。口模至挤压辊的挤压面的距离小于100mm。将传统的刚性金属辊改成具有柔性表面的挤压辊,使得压延时两辊对压处为面而非线,解决了钢扎辊对压时,压力分布不均导致的成型因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5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