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4331.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港;曹振田;张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料斗 导管 料斗筒体 种料斗 闸板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导管出口 导管外壁 导管轴线 工作效率 弧形闸板 螺栓固定 转轴转动 出口端 进口处 进口端 圆柱状 闸板槽 吊运 顶壁 法兰 角钢 内插 外壁 支腿 转轴 吊环 混凝土 穿过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斗装置,包括料斗筒体,所述的料斗筒体包括圆柱状的导管,在所述的导管的进口端以及储料斗的出口端分别固定有法兰,所述的导管与储料斗通过穿过两者法兰的螺栓固定相连,在所述的储料斗的底部固定有支腿,在所述的储料斗的进口处以及导管上分别固定有吊环,在所述的储料斗进口的顶壁四周设置有角钢,在靠近导管出口端的外壁上沿导管圆周方向开有一个与导管轴线垂直设置的弧形闸板槽,在所述的闸板槽内插有闸板,所述的闸板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转轴固定在导管外壁上。本装置在场地比较狭小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混凝土的吊运,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中,通常需要将混凝土进行起吊、运输等,以便满足不同施工部位的浇筑需要。现有的混凝土料斗装置通常结构是由储料斗、下料斗及支腿等组成,并且下料斗的伸出长度很短,仅仅用于料斗下方的出料,而没有设置用于预留孔洞等比较狭小部位的混凝土的浇筑的细长导管等构件,使用起来不够简便灵活,不能够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而进行混凝土的吊装,不能够在一些场地比较狭小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吊运等,从而造成费用增加、施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沙浆以及其它固态散装颗粒物进行自由的起吊、运输和使用的料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料斗装置,包括料斗筒体,所述的料斗筒体包括圆柱状的导管,在所述的导管的进口端以及储料斗的出口端分别固定有法兰,所述的导管与储料斗通过穿过两者法兰的螺栓固定相连,在所述的储料斗的底部固定有支腿,在所述的储料斗的进口处以及导管上分别固定有吊环,在所述的储料斗进口的顶壁四周设置有角钢,在靠近导管出口端的外壁上沿导管圆周方向开有一个与导管轴线垂直设置的弧形闸板槽,在所述的闸板槽内插有闸板,所述的闸板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转轴固定在导管外壁上,闸板拉手与所述的圆形闸板的圆形边缘相切且通过焊接相连,闸板、闸板拉手和转轴一起形成开关机构,所述的闸板在闸板拉手的带动下开启或关闭导管的出料口,在所述的圆形闸板的圆形边缘上设置有一个凸起点,当闸板关闭导管的出料口时,所述的凸起点刚好压在闸板槽的一端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导管使该装置能够在场地比较狭小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通过料斗上设置的吊环实现该装置的起吊。不仅可以运输混凝土,还可运送沙浆以及其它固态散装颗粒物,通过在导管一端设置的闸板,实现出料口开闭方便、快捷,下料速度可以通过调节开口大小而进行调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闭合后密封性高,无漏料现象,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可用于悬挂式出料。不但方便施工人员按需自行制造该装置,而且还可以轻松地实现该装置的起吊等,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沙浆以及其它固态散装颗粒物进行自由的起吊、运输和使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料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料斗装置,包括料斗筒体,所述的料斗筒体包括圆柱状的导管5,在所述的导管5的进口端以及储料斗的出口端分别固定有法兰8,所述的导管5与储料斗通过穿过两者法兰8的螺栓7固定相连,在所述的储料斗的底部固定有支腿10,在所述的储料斗的进口处以及导管5上分别固定有吊环6,在所述的储料斗进口的顶壁四周设置有角钢9,在靠近导管5出口端的外壁上沿导管圆周方向开有一个与导管轴线垂直设置的弧形闸板槽4,在所述的闸板槽4内插有闸板3,所述的闸板3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转轴固定在导管5外壁上。
闸板拉手1与所述的圆形闸板3的圆形边缘相切且通过焊接相连,闸板3、闸板拉手1和转轴一起形成开关机构,所述的闸板3在闸板拉手1的带动下开启或关闭导管的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4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灌浆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