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2996.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辉;宁欣;朱姿臻;李晓霞;高筱丽;吕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孟津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ftu 装置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在户外运行,因为考虑夏季降温。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不能造成封闭设备。但是由于各地气候原因,FTU装置箱内偶尔会发生凝露现象,这会加快其内部线路的老化,影响设备的绝缘性能而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造成事故的发生,一些FTU装置箱具有外部除湿装置,但是除湿效果不好,且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除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除湿装置,包括FTU装置箱、PLC可编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除湿风扇和电加热装置,在FTU装置箱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箱,保护箱内设置有PL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连接于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除湿风扇和电加热装置,所述除湿风扇设置在FTU装置箱侧壁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阻丝和传热板,加热电阻丝铺设在FTU装置箱的内侧壁上,所述传热板固设在FTU装置箱的内侧壁上并将加热电阻丝包覆。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箱呈中空的盒体结构,保护箱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箱门,所述箱门正对应FTU装置箱顶部开设的检修窗口处,在保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箱与FTU装置箱为可拆卸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当FTU装置箱内的湿度大于湿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发讯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除湿风扇,排出湿气;设置温度传感器,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当FTU装置箱内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发讯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使FTU装置箱内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保护箱与FTU装置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FTU装置箱;2、除湿风扇;3、温度传感器;4、保护箱;41、箱门;5、PLC可编程控制器;6、湿度传感器;7、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配网自动化FTU装置箱除湿装置,包括FTU装置箱1、PLC可编程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6、除湿风扇2和电加热装置7,在FTU装置箱1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箱4,保护箱4内设置有PLC可编程控制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6均连接于PLC可编程控制器5的输入端,PLC可编程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除湿风扇2和电加热装置7,所述除湿风扇2设置在FTU装置箱1侧壁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所述电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电阻丝和传热板,加热电阻丝铺设在FTU装置箱的内侧壁上,所述传热板固设在FTU装置箱的内侧壁上并将加热电阻丝包覆。
所述保护箱4呈中空的盒体结构,保护箱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箱门41,所述箱门正对应FTU装置箱顶部开设的检修窗口处,在保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
所述保护箱4与FTU装置箱1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当FTU装置箱内的湿度大于湿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发讯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除湿风扇,排出湿气;设置温度传感器,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当FTU装置箱内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发讯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使FTU装置箱内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孟津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孟津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2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