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2031.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鄢泽荣;吴松;易文吉;汪国伟;周亚东;韦靖;赵春桥;崔峥;邓林;廖涵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华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1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切断 机出料口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切断机在完成钢筋切割作业之后,将钢筋由出料口送出,而钢筋出料速度非常快,钢筋的切割作业一般是在现场进行的,钢筋出料速度过快容易导致钢筋弹伤人的情况发生,非常的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能够对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的钢筋进行减速缓冲,避免钢筋出料速度过快导致的人员受伤,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体,主体开口水平设置,主体其中一个开口端与钢筋切断机出料口连接,主体内壁上设有缓冲弹簧片,缓冲弹簧片设置在主体内壁的顶面和底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为弧形,缓冲弹簧片的两端固定在主体内壁同一侧,且缓冲弹簧片与主体内壁形成半椭圆形空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体内位于同一竖直位置上且设置分别在顶面和底面的两个缓冲弹簧片之间的间距小于钢筋直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上还设有导向轮,导向轮设置在缓冲弹簧片中点位置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与主体内壁形成的半椭圆形空腔内设有复位弹簧片,复位弹簧片一端与缓冲弹簧片连接,另一端与主体内壁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复位弹簧片倾斜设置,复位弹簧片由主体内壁至主体轴心,向钢筋出料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对切割机内输出的钢筋进行有效缓冲,避免钢筋输出速度过高导致伤人,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
(2)缓冲通过弹簧片进行,其能够反复进行缓冲且使用寿命长,能够节约缓冲机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端在缓冲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缓冲弹簧片2,钢筋3,导向轮4,复位弹簧片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一种钢筋切断机出料口缓冲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体,主体1开口水平设置,主体1其中一个开口端与钢筋切断机出料口连接,主体1内壁上设有缓冲弹簧片2,缓冲弹簧片2设置在主体1内壁的顶面和底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2为弧形,缓冲弹簧片2的两端固定在主体1内壁同一侧,且缓冲弹簧片2与主体1内壁形成半椭圆形空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体1内位于同一竖直位置上且设置分别在顶面和底面的两个缓冲弹簧片2之间的间距小于钢筋3直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2上还设有导向轮4,导向轮4设置在缓冲弹簧片2中点位置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缓冲弹簧片2与主体1内壁形成的半椭圆形空腔内设有复位弹簧片5,复位弹簧片5一端与缓冲弹簧片2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内壁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复位弹簧片5倾斜设置,复位弹簧片5由主体1内壁至主体1轴心,向钢筋3出料方向倾斜。
本装置的原理如下:
装置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当切割机出料口钢筋输出时,钢筋3一端高速撞向缓冲弹簧片2,如图3所示,此时缓冲弹簧片2和复位弹簧片5均发生弹性形变,并吸收钢筋3的动能,然后钢筋3继续输出(如图4所示),钢筋由缓冲弹簧片2之间穿过,并通过导向轮4导向,避免缓冲弹簧片2与钢筋3之间的磨损,钢筋3输出之后,缓冲弹簧片2在在自身与复位弹簧片5的作用下复位,再次回到初始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切割机内输出的钢筋进行有效缓冲,避免钢筋输出速度过高导致伤人,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缓冲通过弹簧片进行,其能够反复进行缓冲且使用寿命长,能够节约缓冲机构投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华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华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2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