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苗播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1651.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詹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勤县发泽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3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播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播种设备,其结构包括开口结构、拉手结构、育苗口套、育苗管、握手杆、握手套、脚压杆、防刮套,育苗管顶部与育苗口套相连接,育苗管上端设有握手杆,握手杆与握手套为过盈配合,育苗管下端与脚压杆相焊接,脚压杆端头与防刮套相连接,脚压杆与防刮套为过盈配合,育苗管上端设有拉手结构,拉手结构由拉手承重环、把手、螺丝、弹簧、拉手连接杆支组成,拉手承重环与育苗管上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上设有开口结构,可以通过开口结构,将育苗根部埋入土里,确保更多的育苗存活,从而提高产量,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育苗播种设备,属于育苗播种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播种器是指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播种器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第一台播种器于1636年在希腊制成,1830年,俄国人在畜力多铧犁上加装播种装置制成犁播机,1958年挪威出现第一台离心式播种器,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各种精密播种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175782.2的一种播种设备,包括有播种盒和手柄,手柄固接在播种盒上,播种盒底板上开有播种盒底板圆通孔;播种盒内活动设置有与播种盒底板平行的中间隔板,中间隔板上开有中间隔板圆通孔,且中间隔板圆通孔的直径小于播种盒底板圆通孔的直径;中间隔板的上面还活动设置有与播种盒底板平行的上层隔板,上层隔板上开有上层隔板圆通孔,且上层隔板圆通孔的直径小于中间隔板圆通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降低人工播种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效率,适用播种品种范围广。但现有技术无法将育苗直接种入地下,容易造成育苗根部暴露在地表,无法摄取足够养分,导致育苗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苗播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将育苗直接种入地下,容易造成育苗根部暴露在地表,无法摄取足够养分,导致育苗死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育苗播种设备,其结构包括开口结构、拉手结构、育苗口套、育苗管、握手杆、握手套、脚压杆、防刮套,所述育苗管顶部与育苗口套相连接,所述育苗管上端设有握手杆,所述握手杆与握手套为过盈配合,所述育苗管下端与脚压杆相焊接,所述脚压杆端头与防刮套相连接,所述脚压杆与防刮套为过盈配合,所述育苗管上端设有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手结构由拉手承重环、把手、螺丝、弹簧、拉手连接杆支组成,所述拉手承重环与育苗管上端相焊接,所述把手与拉手承重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与育苗管为间隙配合,所述拉手连接杆顶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拉手连接杆底部与开口结构相连接;
所述开口结构由连接腰环、开口连接杆、开口固定环、开口承重环、开口组成,所述育苗管中端设有连接腰环,所述连接腰环与育苗管为间隙配合,所述开口连接杆上端与连接腰环下端相焊接,所述开口连接杆与开口承重环相连接,所述开口连接杆底部与开口承重环为间隙配合,所述开口承重环与育苗管下端相焊接,所述开口承重环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固定环同时与开口承重环、开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管与育苗口套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握手杆与育苗管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握手杆通过育苗管左右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握手杆与脚压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握手套以橡胶为原材料,防滑耐磨。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管以不锈钢为原材料,不易生锈,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上设有开口结构,可以通过开口结构,将育苗根部埋入土里,确保更多的育苗存活,从而提高产量,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勤县发泽种业有限公司,未经民勤县发泽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1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