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型探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81624.8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匡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部 探头部 中轴线 偏差量 探针 斜型 倾斜设置 外侧延伸 探测面 检测 探测 垂直 三角函数关系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倾斜方向 依次连接 准确检测 轮廓面 重合 触碰 转换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型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连杆部和探头部。连杆部的中轴线与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探头部朝向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连杆部向逐渐远离连杆部的方向延伸。上述斜型探针,检测时,由于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以探头部可以延伸向工件的轮廓面处,然后通过探头部上的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来触碰工件,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利用探测面的倾斜角度和三角函数关系转换成工件在Z方向的偏差量,通过间接的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工件在Z方向上的偏差量,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型探针。
背景技术
如今手机的中框和后盖类金属加工件,在胚料段、CNC段、外观处理段等加工阶段中,由于工序繁多,造成产品变异和累积误差不断增多,因此需要通过探针配合检测机台,探针在检测机台的带动下触碰工件的轮廓,根据探针反馈给检测机台的位于信号,检测机台计算出工件的轮廓参数,并与预先记录于检测机台内的理论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偏差值。传统的探针主要是圆柱状结构设计,其难以使用在轮廓形状为异形的结构,例如存在上倒角和下倒角的弧形轮廓的工件,圆柱形结构的探针沿着Z方向设置,而探针只能触碰到工件的弧形轮廓的最外侧点,对于工件的弧形轮廓的底部的内侧的点则无法触碰,导致检测机台所获取的Z方向的轮廓参数不准确,降低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斜型探针。
一种斜型探针,包括:
连接部;
连接在连接部一端的连杆部;连杆部的中轴线与连接部的中轴线的重合;以及
连接在连杆部远离连接部一端的探头部;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探头部朝向连杆部的一面设有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探测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连杆部向逐渐远离连杆部的方向延伸。
上述斜型探针,连接部用于连接检测机台。连杆部连接在连接部和探头部之间,可作为探头部工作时的避空位。探头部用于抵接工件的轮廓面。检测时,由于探头部垂直于连杆部的中轴线向外侧延伸,所以探头部可以延伸向工件的轮廓面处,然后通过探头部上的倾斜设置的探测面来触碰工件,检测出工件在X方向的偏差量,利用探测面的倾斜角度和三角函数关系转换成工件在Z方向的偏差量,通过间接的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工件在Z方向上的偏差量,提高检测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面的延长线与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钝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面的延长线与连杆部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β为99.49°~99.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头部的厚度沿连接连杆部的一端向远离连杆部的一端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头部连接连杆部的一端的厚度为4.19mm~4.21mm;探头部远离连杆部的一端的厚度为2.66mm~2.6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与连杆部之间通过螺接以实现可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杆部与探头部之间通过螺接以实现可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避空段、以及下连接段;上连接段连接连接部;避空段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下连接段连接探头部;上连接段的宽度大于避空段的宽度;避空段的宽度大于下连接段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连接段连接连接部的一端为与连接部等宽的圆柱形结构设置,上连接段连接避空段的一端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倒置圆锥台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连杆部与探头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1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