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PCB走线替代电感的非接天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1172.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峰;曹强;沈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6 | 分类号: | H05K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电路 输出端 电感 本实用新型 调谐电路 天线电路 一端连接 输入端 替代 反馈取样电路 电感器件 寄生电感 依次连接 电容 电阻 分立 走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PCB走线替代电感的非接天线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路、调谐电路、反馈取样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至R2、电容C1至C4、以及由PCB走线构成的电感L1、L2,R1经L1与C1、C3的一端连接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R2经L2与C2、C4的一端连接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R1、R2的另一端分别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调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PCB的走线的寄生电感,替代滤波电路中的分立电感器件,实现0成本,0体积,较高感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PCB走线替代电感的非接天线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POS机设备中,随着设备运行频率不断升高,针对信号电源滤波,大量应用小感量的电感器件实现滤波作用,然而电感器件的价格高,体积大,在POS电路板的设计里越来越受限制。
对于电路板,任何走线都会产生寄生电感,寄生电感的大小主要受走线的长度和宽度影响,小幅度受板材等因素影响。所以电感量可计算可仿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PCB走线替代电感的非接天线电路,利用PCB的走线的寄生电感,替代滤波电路中的分立电感器件,实现0成本,0体积,较高感量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PCB走线替代电感的非接天线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路、调谐电路、反馈取样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至R2、电容C1至C4、以及由PCB走线构成的电感L1、L2,R1经L1与C1、C3的一端连接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R2经L2与C2、C4的一端连接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R1、R2的另一端分别作为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所述调谐电路包括电容C5至C12、电阻R3至R6,电容C5、C7的两端分别连接,且其中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R3、R5、C9、C11的一端连接作为调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容C6、C8的两端分别连接,且其中一端与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R4、R6、C10、C12的一端连接作为调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反馈取样电路包括电容C13至C18,C13的一端与调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C13的另一端与C15、C17的一端连接作为反馈取样电路的第一输出端,C14的一端与调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C14的另一端与C16、C18的一端连接作为反馈取样电路的第二输出端,C1至C4、C9至C12、C15至C18、R3至R6的另一端连接至GND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构成电感L1/L2的PCB走线为PCB板上的覆铜走线,该覆铜走线线长5cm,线宽0.02cm,电感值为68nH。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覆铜走线为首尾相接的连续弓字形走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PCB的走线的寄生电感,替代滤波电路中的分立电感器件,实现0成本,0体积,较高感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滤波电路中电感在PCB板上的布线走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1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D播放机的FFC防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纠错印制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