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大拉机氮气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671.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2 | 分类号: | C22F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代春兰;徐燕萍 |
地址: | 5114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木套管 铜线 陶瓷管 氮气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氮气发生器 铜大拉机 出线口 进线口 蒸汽室 氮气 中心线重合 氮气入口 蒸汽保护 冷却液 陶瓷线 通孔 蒸汽 生产成本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大拉机氮气保护装置,包括蒸汽室、陶瓷管、电木套管、氮气发生器,蒸汽室开设有与电木套管连接的第一通孔,电木套管与陶瓷管连接,电木套管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电木套管设有与氮气发生器连通的氮气入口,电木套管的中心线、陶瓷管的中心线与铜线的中心线重合,陶瓷线眼安装于进线口和出线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少量氮气取代蒸汽对高温铜线进行保护,并利用高温铜线与电木套管内冷却液产生的蒸汽保护铜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大拉机氮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铜大拉机连续直流退火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长度的铜线把正负电极的铜轮直接短路,利用低电压大电流烧软铜线,在现场操作中,存在操作不当造成退火后的铜线线径变细、表面划伤、铜线发红、铜线变色、铜线氧化等现象。由于在退火工作段电流大,铜线温度高(550度左右),如果对铜线保护不到位会使铜线氧化发红或保存不了多久就氧化变色。现有的铜大拉机气氛保护装置采用蒸汽进行保护,现有的蒸汽保护装置对密封性要求高,而且由于蒸汽用气量大导致蒸汽保护装置的能耗高,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大拉机氮气保护装置,通过在蒸汽室内增加陶瓷管和电木套管,电木套管开设有与氮气发生器连通的氮气入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少量氮气取代蒸汽对高温铜线进行保护,并利用高温铜线与电木套管内冷却液产生的蒸汽保护铜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大拉机氮气保护装置,包括蒸汽室、陶瓷管、电木套管、氮气发生器,所述蒸汽室开设有与所述电木套管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电木套管与所述陶瓷管连接,所述电木套管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电木套管设有与所述氮气发生器连通的氮气入口,所述电木套管的中心线、所述陶瓷管的中心线与铜线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陶瓷线眼,所述陶瓷线眼安装于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发生器包括氮气储气罐、调压阀、压力表、流量调节阀、电磁阀、导管、控制器,所述氮气储气罐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调压阀、压力表、流量调节阀、电磁阀依次安装于所述导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具体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所述电磁阀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室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氮气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冷却液箱开设有与所述电木套管连接的第三通孔,所述冷却液箱内冷却液液面高度高于所述陶瓷线眼的线眼孔。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入口在所述电木套管内冷却液液面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电木套管的外径相等,所述电木套管与所述陶瓷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线眼的孔径大于所述铜线的线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木套管包括第一电木套管和第二电木套管,所述陶瓷线眼包括第一陶瓷线眼和第二陶瓷线眼,所述第一电木套管的一端与所述陶瓷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木套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陶瓷线眼安装于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电木套管设有与所述氮气发生器连通的氮气入口,所述第二电木套管的一端与所述陶瓷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木套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二陶瓷线眼安装于所述进线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弧沉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送丝送粉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棒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