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9477.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兰香;顾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兰香;顾雨生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预浓缩 自带 预浓缩装置 过滤 脱水机 混凝箱 排液管 污泥 出水水质 顶端封闭 二级混凝 环保装置 倾斜设置 竖向设置 脱水处理 脱水模块 一级混凝 主体内部 电控柜 固定环 含水率 计量槽 搅拌液 悬浮物 溢流液 游动环 中转槽 出水 导出 底端 后泵 混凝 絮凝 伸出 污水 | ||
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属于环保装置领域。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电控柜、设置有预浓缩装置的多级混凝箱和倾斜设置的脱水机主体;预浓缩装置设置于多级混凝箱内;预浓缩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滤主体,过滤主体的顶端封闭,过滤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伸出多级混凝箱的排液管。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能够降低污泥在进入脱水模块之前的含水率。待处理的污泥进入中转槽,与计量槽溢流液以及脱水机滤液混合后泵入脱水机主体进行脱水处理。经一级混凝槽和二级混凝槽絮凝后的搅拌液中的污水从固定环和游动环的间隙之间进入过滤主体内部并经排液管导出,降低出水的悬浮物浓度(SS),提高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污物处理装置在利用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分离污水污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点,1、脱水机进泥浓度随运行变化,导致污泥处理效果不稳定;2、脱水机外排滤液的SS浓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以降低污泥在进入脱水机本体前的含水率,降低脱水机外排滤液的SS浓度,提高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电控柜、设置有预浓缩装置的多级混凝箱和倾斜设置的脱水机主体;多级混凝箱与脱水机主体的低位端通过絮凝管道连通;
预浓缩装置设置于多级混凝箱内;预浓缩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滤主体,过滤主体的顶端封闭,过滤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伸出多级混凝箱的排液管,过滤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相互层叠的环片。
经多级混凝箱絮凝后的搅拌液中的污水从环片的间隙之间进入过滤主体内部并经排液管导出,污泥污物则不能经环片的间隙之间进入过滤主体内部,这样搅拌液中的污水排出,搅拌液中水就少了,实现搅拌液的浓缩,因此,预浓缩装置能够降低污泥在进入脱水模块之前的含水率。经多级混凝模块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保证出水水质。
可选地,多级混凝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将多级混凝箱分隔为一级混凝槽和二级混凝槽,一级混凝槽的底部与二级混凝槽的底部连通。
可选地,预浓缩装置设置于二级混凝槽,二级混凝槽与脱水机主体的低位端通过絮凝管道连通。
可选地,脱水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中转槽,中转槽设置有进泥口;中转槽和一级混凝槽之间通过污泥管道连通。
可选地,污泥管道设置有污泥提升泵。
可选地,多级混凝箱设置有计量槽,计量槽设置有污泥输送口和溢流口,中转槽和污泥输送口之间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溢流口与中转槽之间通过溢流管道连通。
可选地,脱水机主体的高位端设置有污泥排出口,脱水机主体的低位端设置有滤液排出口;滤液排出口与中转槽连通。
可选地,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还包括全自动加药装置,全自动加药装置与多级混凝箱之间通过加药管道连通。
可选地,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泵,加药泵与多级混凝箱之间通过加药管道连通。
可选地,一级混凝槽和二级混凝槽内分别设置有搅拌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自带预浓缩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经一级混凝槽和二级混凝槽絮凝后的搅拌液中的污水从环片的间隙之间进入过滤主体内部并经排液管导出,能够降低污泥在进入脱水机本体的含水率,降低外排滤液的SS浓度。
中转槽起到混合均质待处理的污泥、计量槽溢流液以及脱水机滤液的作用,可以保证脱水滤液不直接外排,同时调节污泥处理量,实现了流量均衡,进泥量稳定,保证脱水机的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兰香;顾雨生,未经郑兰香;顾雨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9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污泥干燥处理系统
- 下一篇:污水污物分离装置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