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杆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8839.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安;许军;肖义;童伟;王静杰;胡才勇;满善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C22B7/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42208 | 代理人: | 程祥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铜杆主要是作为电线电缆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电线电缆是电力行业应用上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民生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部分铝或光纤光缆的应用对铜电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总体而言铜电缆仍有不可替代的市场。随着电线电缆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对电线电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电线电缆主要原材料的铜杆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以满足下游产品的质量要求。然而在铜杆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连铸连轧设备进行生产加工,在生产的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好坏,通常与铸机上面的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使用的铜杆加工冷却水出水装置,通常存在着出水量小,出水面积小,容易造成阻塞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杆加工设备,该设备加工出的铜杆质量好且节约人工成本,冷却效果好,不会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杆加工设备,包括熔化炉、浇注槽、连铸机、牵引器、连轧装置、冷却装置、收线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所述熔化炉包括熔化区和静置区,熔化区和静置区的底部分别设有恒温加热装置,熔化区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温度传感器设在静置区顶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静置区的底部设有与浇注槽连接的铜液流动口,浇注槽与连铸机连接,连铸机与牵引器连接,牵引器包括牵引轮和牵引电机,牵引轮与牵引电机连接,牵引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牵引器与连轧装置连接,连轧装置与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冷却管两端连接有密封装置,冷却管一端设有冷却液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却液出口,且冷却液出口向下设置,冷却管下方设有收集箱,收集箱上部设有至少一层无纺布过滤网,收集箱底部设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出口通过液压泵与冷却液进口连接,液压泵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冷却装置与收线装置连接,收线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的末端设有用于检测铜杆温度的铜杆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进口设有至少两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液出口设有至少两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导线轮、收线轮、和收线电机,导线轮安装在收线轮前端,收线电机安装在收线轮上,收线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将熔化区和保温区设置在一起,便于管理和加热,加工出的铜杆质量好、产量高,冷却效果好,而且无纺布过滤网上过滤的铜渣可以回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熔化炉,2.浇注槽,3.连铸机,4.连轧装置,5.冷却装置,6.温度传感器,7.控制装置,8.熔化区,9.静置区,10.恒温加热装置,11.牵引轮,12.牵引电机,13.冷却管,14.密封装置,15.冷却液进口,16.冷却液出口,17.收集箱,18.无纺布过滤网,19.液压泵,20.铜杆温度传感器,21.导线轮,22.收线轮,23.收线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铜杆加工设备,包括熔化炉1、浇注槽2、连铸机3、牵引器、连轧装置4、冷却装置5、收线装置、温度传感器6、控制装置7(可采用常规控制装置如plc控制器等),所述熔化炉包括熔化区8和静置区9,熔化区8和静置区9的底部分别设有恒温加热装置10,熔化区8的顶部设有进料口,静置区9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装置7连接,静置区9的底部设有与浇注槽2连接的铜液流动口,浇注槽2与连铸机3连接,连铸机3与牵引器连接,牵引器包括牵引轮11和牵引电机12,牵引轮11与牵引电机12连接,牵引电机12与控制装置7连接,牵引器与连轧装置4连接,连轧装置4与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13,冷却管13两端连接有密封装置14,冷却管13一端设有冷却液进口15,另一端设有冷却液出口16,且冷却液出口16向下设置,冷却管下方设有收集箱17,收集箱17上部设有至少一层无纺布过滤网18,收集箱底17部设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出口通过液压泵19与冷却液进口15连接,液压泵19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冷却装置5与收线装置连接,收线装置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8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