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5419.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5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翁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6 | 分类号: | F26B5/06;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所述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本实用新型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具有节省能源、对箱体影响小且温度可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冻干机的蒸汽灭菌是采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蒸汽灭菌完成后,需要通过冷却系统使冻干箱体尽快冷却至室温,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箱体夹套采用水冷却,板层硅油采用压缩机冷却,由于开始冷却时箱体处于高温状态,直接通水冷却降温过快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易导致焊缝和夹套变形,减少了箱体的使用寿命,板层硅油采用氟利昂冷却时要求压缩机的负荷较大,影响压缩机的寿命,此外,冻干箱体冷却后其内部无控温措施,影响了产品进箱时的温度均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能源、对箱体影响小且温度可控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所述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硅油循环泵与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与所述硅油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三通件,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水冷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硅油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件,所述第二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开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冻干箱的冷却系统,在冻干机进行预冻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即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启动硅油循环泵,硅油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即通过硅油对冻干板层进行降温,在冻干机完成蒸汽灭菌后,需要对冻干箱体降温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打开水冷换热器,启动硅油循环泵,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冻干板层、水冷换热器和夹套,硅油同时对冻干板层和夹套进行降温,避免了水直接冷却夹套时降温过快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导致夹套变形,设置水冷换热器对硅油进行冷却,可以大幅降低冷却器的负载,节省能源,在冻干机需要低温进料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保持第二开关位置,使水冷换热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冻干板层和夹套,通过冷却器冷却硅油同时实现对冻干板层和夹套的降温,可以较好地控制冻干板层和夹套的降温速率,保证产品进箱时的温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带式采摘叶片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蔬菜试验用试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