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脊柱前路、侧路的内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3119.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昕;吕国华;刘明岩;李方财;邝磊;华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8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本体 球形环 通孔 底面 脊柱前路 内固定板 卡块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操作空间 环形槽中 手术开口 限位凸起 长条形 骨螺钉 环形槽 可活动 内固定 内螺纹 内周面 顶面 减小 内凹 内壁 有向 侧面 视野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前路、侧路的内固定板,包括长条形的板本体,板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所述板本体的两端沿顶面向底面方向分别开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沿周向分别开有向内凹进的环形槽,所述通孔的环形槽中分别设有可活动的球形环,球形环设有开口,所述通孔中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球形环的开口中;所述球形环的内周面设有与骨螺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板本体的底面设有两个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便于精确安装,可以在较小的操作空间及视野下精确安放内固定板,减小手术开口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前路、侧路的内固定板。
背景技术
脊柱内固定板作为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内植入物,其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脊柱创伤、退行性病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先天畸形。在脊柱外科手术实施完成以后,脊柱内固定板系统维持术后脊柱各节段间的稳定,代替脊柱承受载荷。
目前应用的脊柱内固定板,可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及内固定位置分为多个种类,如:前路式,侧路式、后路式。其中前路式内固定板从人体前端入路,固定在脊柱的前面,故称为前路式。侧路式,后路式亦然。
传统形式的脊柱前路、侧路式内固定板,在实践中存在以下2个缺点:1)传统内固定板一般需要4枚固定螺钉,这导致了内固定板的尺寸较大,安装所需要的操作空间也较大,进而也会导致在人体上的手术开口尺寸较大,即需要在人体上建立尺寸较大的入路通道,以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若手术的开口尺寸较小,则操作空间过小,手术操作不便甚至无法完成,这一点在胸腰椎手术中尤其明显。2)传统的小尺寸内固定板安装精确性难以保证,这是因为小尺寸的内固定板使上下相邻椎体的进钉点相隔距离较近,为了安全进钉,对内固定板安装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前路、侧路,能在较小的操作空间及视野下精确安放的内固定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脊柱前路、侧路的内固定板,包括长条形的板本体,板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所述板本体的两端沿顶面向底面方向分别开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沿周向分别开有向内凹进的环形槽,所述通孔的环形槽中分别设有可活动的球形环,球形环设有开口,所述通孔中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球形环的开口中;所述球形环的内周面设有与骨螺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板本体的底面设有两个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植入器械配合的配合孔槽。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壁沿通孔轴向分别开有销孔,所述卡块是插在销孔中的固定销。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板本体是两端向底面一侧弯曲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球形环的外周面设有多条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沿球形环的外周面周向设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脊柱前路、侧路的内固定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简便,便于精确安装,可以在较小的操作空间及视野下精确安放内固定板;
2)只需要两枚骨螺钉分别固定上下椎体即可防止内固定后的上下相邻椎体间在各方向上的相对转动,且通过球形环的作用能够让骨螺钉的进钉角度可调。
3)基于以上两点,内固定板的尺寸能够得到有效减小,进而减小手术时人体的开口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板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球形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