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衣帽架组件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3118.4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7/10 | 分类号: | B60R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衣帽架 弧形面 轴孔 转轴 侧饰板 搭接 本实用新型 弹性开口 搭接面 后备箱 汽车 限位 拆卸 宽度小于转轴 可旋转设置 贯通孔壁 旋转轨迹 限位端 穿设 孔壁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帽架组件及汽车。衣帽架包括侧饰板和衣帽架,轴孔的孔壁上背向搭接面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壁的弹性开口;转轴位于轴孔内;弹性开口的开口宽度小于转轴的外径;搭接面绕着转轴可旋转设置,弧形面位于搭接面的旋转轨迹上,弧形面包括限位端,搭接面与弧形面在限位端相接触,弧形面与转轴之间的距离沿远离限位端的方向大于搭接面的旋转半径。汽车包括后备箱和衣帽架组件,侧饰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饰板分别位于后备箱的两侧,衣帽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轴孔,两个转轴一一对应地穿设进两个轴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帽架组件及汽车,降低了拆卸衣帽架的难度,保持衣帽架在拆卸过程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帽架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衣帽架位于车辆的后部,用于放置一些小型物品,并起到遮挡后备箱的作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衣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衣帽架上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侧饰板上半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转轴11'位于衣帽架1'上,半轴套21'位于侧饰板2'上。衣帽架1'通过轴11'可转动地安装在半轴套21'内的方式安装在侧饰板2'上。安装时,将转轴11'沿着半轴套21'的半开口方向拍进半轴套21'的内部即可将衣帽架1'旋转连接在侧饰板2'上;在工作时,衣帽架1'可以随着后举升门的开启进行翻转,让出后备箱的空间。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转轴11'被衣帽架1'的本体遮挡,用户无法看到转轴11'与半轴套21'在配合处的结构,造成衣帽架1'拆卸困难;且转轴11'一般粘接在衣帽架1'上,在盲拆的情况下,容易用力不当造成转轴11'从衣帽架1'上脱落,衣帽架1'被损坏。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帽架组件及汽车,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拆卸衣帽架的难度,保持衣帽架在拆卸过程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帽架组件,包括侧饰板和衣帽架,所述侧饰板包括弧形面和转轴;所述衣帽架包括搭接面和开设在所述衣帽架上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孔壁上背向所述搭接面的一侧开设有贯通所述孔壁的弹性开口;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轴孔内;所述弹性开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转轴的外径;所述搭接面绕着所述转轴可旋转设置,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搭接面的旋转轨迹上,所述弧形面包括限位端,所述搭接面与所述弧形面在所述限位端相接触,所述弧形面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限位端的方向大于所述搭接面的旋转半径。
可选地,所述衣帽架包括轴孔座,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轴孔座上。
可选地,所述孔壁上连接有引导条和弹性条,所述引导条和所述弹性条限定出所述弹性开口。
可选地,所述引导条为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与所述轴孔平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弹性条与所述引导条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孔壁的方向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侧饰板的转角处。
可选地,所述侧饰板还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弧形面在所述限位端相邻接,所述定位面垂直于铅垂线。
可选地,经过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和所述限位端的面与所述定位面之间的夹角为45°。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备箱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衣帽架组件,所述侧饰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饰板分别位于所述后备箱的两侧,所述衣帽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轴孔,两个所述转轴一一对应地穿设进两个所述轴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帽架组件及汽车,通过将弧形面设置在搭接面的旋转轨迹上,并在搭接面旋转至一定角度后,使搭接面与弧形面相干涉,通过搭接面与弧形面之间的受力作用,使轴孔从转轴上脱离,简化了转轴与轴孔拆卸的难度,保护了转轴和轴孔,保持衣帽架在拆卸过程中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