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参数可调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2887.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孜宁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E05F15/72;F04D27/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可调 燃气 泄漏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泄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参数可调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泄漏成为家庭安全重大隐患,如何对燃气泄漏及时、准确的监测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缺点是缺乏对多种燃气泄漏同时监测的能力;用户不能实时了解监测状态;声音报警不能独立关闭,影响检修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数可调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及方法,通过对参数进行调节,能够对不同的燃气进行泄漏检测并及时地进行报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参数可调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用以设置在燃气传输线路上的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多个燃气传感器以及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多个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包括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燃气传感器各通过一个可调阈值模块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可调阈值模块包括变阻器和双电压比较器,所述变阻器的输出端与双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燃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双电压比较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燃气传输线路上的处于常开状态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当微处理器判断为燃气传输线路漏气,微处理器控制电磁阀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通过舵机接口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用以打开燃气所在空间的门或者窗的门窗开启机构,当微处理器判断为燃气传输线路漏气,微处理器控制门窗开启机构打开门或者窗。
优选地,还包括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排风扇,当微处理器判断为燃气传输线路漏气,微处理器控制排风扇开启。
优选地,还包括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物联网模块,所述微处理器能够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进而能够将燃气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和燃气传输线路的燃气传输状态上传到的云端服务器。
优选地,还包括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经过燃气传感器检测的数据经过可调阈值模块处理后进入到微处理器;
2)经过可调阈值模块处理后的传感器检测的数据Vi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比较,若Vi≥标准值,则进入步骤3);
3)启动报警程序;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微处理器通过舵机接口控制门窗开启机构开启;
(2)微处理器控制排风扇开启;
(3)微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控制电磁阀关闭;
(4)微处理器打开声光报警器,同时微处理器判断自锁开关是否开启,并根据自锁开关的开启状态确定是否打开声音报警器;
(5)微处理器通过物联网模块将报警信息传至云端服务器;
(6)微处理器控制显示屏显示报警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2)中,若微处理器检测到Vi<标准值且报警程序已启动,则微处理器取消报警程序,取消报警程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微处理器通过舵机接口控制门窗开启机构关闭门或窗;
(2)微处理器关闭声光报警器;
(3)微处理器打开电磁阀。
优选地,在步骤2)中,若微处理器检测到Vi<标准值且报警程序未启动,则进入步骤1)。
优选地,在步骤1)运行之前需要针对不同的燃气设置可调阈值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报警装置通过采用可调阈值模块通过改变设定值能够检测不同燃气的传输线路是否漏气,不需要针对每一种燃气选择特定的设备,减少了使用成本,方便量产;
2)该报警装置还具备自锁开关,微处理器能够根据自锁开关是否开启来确定是否打开声音报警器,这样当维修人员在对漏气现场进行维修时能够关闭声音报警器,避免声音对维修人员进行干扰;
3)该报警装置还具备门窗开启机构、电磁阀、排风扇,当发生漏气时,能够及时地排除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电压比较器LM393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孜宁,未经周孜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2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登陆行为的风险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安卓平台的界面劫持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