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终端多路遥信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2495.6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0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明;刘长生;陈治仲;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李海鹏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终端 多路 本实用新型 遥信电路 输出端 输入端 电阻 遥信 电路 肖特基二极管 抗干扰能力 电感效应 浪涌脉冲 有效吸收 入节点 稳压 响应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多路遥信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L1‑in、第二输入端L2‑in、第一输出端L1‑out、第二输出端L2‑out、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T1),外部开入节点(S1)。本实用新型响应速度快,能有效吸收正、负浪涌脉冲,无电感效应,不会产生误信号,保证配电终端多路遥信电路的正常运行,增强遥信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终端多路遥信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而配电终端在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起着监测、监控的作用,实现配电网各电气参数的自动采集、控制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其中在配电终端的所有技术性能指标中,遥信电路的浪涌抗扰度尤为重要,关系到配电终端在受到干扰的工况下是否能正常运行。
根据浪涌抗扰度测试IV级标准要求,外部开关量与“公共端”之间,施加±2000V电压8/20us脉冲,不能损坏或影响开关量的采集。在现有技术中,在遥信输入端对公共端增加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用于吸收浪涌。该做法虽然浪涌的吸收效果明显,切实有效地保护了遥信回路后级电路元器件。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作为浪涌吸收元件,会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氧化锌压敏电阻在8/20us脉冲电流下的伏安特性,电压峰值会早于电流峰值,呈电感效应,遥信回路成了一正向的感生电动势的续流回路,光藕导通,产生误信号,影响开关量的采集;
2)由于压敏电阻的响应速度稍慢于光藕的导通速度,在±2000V 8/20us 脉冲作用下,也会产生误信号,影响开关量的采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在遥信回路吸收浪涌的保护电路在±2000V 8/20us脉冲作用下,遥信电路会产生误信号,影响开关量采集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终端多路遥信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第一输入端L1-in、第二输入端L2-in、第一输出端L1-out、第二输出端L2-out、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T1,外部开入节点S1,其中所述的外部开入节点S1的第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输入端L1-in 相连;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外部开入节点S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T1第一端和所述的第二电阻R2第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第一输出端L1-out相连;所述的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T1与所述的第二输入端L2-in相连和所述的第二输出端L2-out相连。
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具有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箝位电压较易控制的特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皮秒级)将输入端两端的电压限制在很低的范围内,故选择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作为防护器件。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在平时线路正常传输时都呈高阻态,虽然存在极小的漏电流,但对线路的正常传输基本没有影响。当遭受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呈高阻态的双向稳压肖特基二极管迅速进入击穿状态,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对输入电压进行箝位,保护后端的设备不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2000V 8/20us脉冲作用下,遥信电路会产生误信号,影响开关量采集的问题,其响应速度快,能有效吸收正、负浪涌脉冲,无电感效应,且不会产生误信号,保证配电终端多路遥信电路的正常运行,增强遥信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浪涌吸收遥信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2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