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1405.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6 | 分类号: | E03F5/26;E03F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林伟鑫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污水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均包括收集箱本体,收集箱本体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固定有搅拌棒,搅拌棒的外端固定刮板,收集箱本体顶部上方固定减速电机,收集箱本体侧壁上设有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主收集箱的顶部连主进液管,底部连主排液管,主进液管上设主进液阀,主排液管上设主排液阀,副收集箱顶部连副进液管,底部连副排液管,副进液管上设副进液阀,副排液管上设副排液阀,主进液管和副进液管外端部均与进液主管相连,主进液阀、副进液阀,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的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使用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提高了蓄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量越来越大,而重金属离子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需要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后才能够排放,而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放置在常规的收集箱中,污水会沉淀下来,重金属离子也容易吸附在收集箱的内壁上,不利于污水的处理,同时,收集箱的进水速率需要进行合适的调节,以使得收集箱内的污水保持在一定的液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收集系统,对污水收集箱内的污水进行不断的搅拌,防止沉淀,同时对污水收集箱的内壁进行不断的刮污,并且能够自动调节进水速率,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所述的主收集箱和副收集箱均包括圆柱形的收集箱本体,所述收集箱本体的内部设有与收集箱本体同轴的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由上往下固定有两排搅拌棒,所述的搅拌棒与搅拌杆相互垂直,每一排搅拌棒的外端部固定有一刮板,所述的刮板与搅拌棒垂直,且刮板与收集箱本体的内壁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收集箱本体的顶部上方固定有一驱动搅拌杆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收集箱本体的侧壁上方设有上液位传感器,所述的上液位传感器位于刮板的上方,所述收集箱本体的侧壁中部设有下液位传感器,所述主收集箱的顶部边缘连接一主进液管,底部中心连接一主排液管,所述的主进液管上设有主进液阀,所述的主排液管上设有主排液阀,所述副收集箱的顶部边缘连接一副进液管,底部中心连接一副排液管,所述的副进液管上设有副进液阀,所述的副排液管上设有副排液阀,所述主进液管和副进液管的外端部均与一进液主管相连,所述主收集箱的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和主进液阀,副收集箱内的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和副进液阀均与一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搅拌棒对污水收集箱内的污水进行不断的搅拌,防止沉淀,同时搅拌棒外端的刮板对收集箱本体的内壁进行不断的刮污,防止重金属离子粘附在收集箱本体的内壁上;
2、上液位传感器在液位较高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进液阀减少进液管的流量,下液位传感器在液位较低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进液阀增加进液管的流量;
3、在污水较多时,启用备用收集箱进行污水收集,从而提高污水收集系统的蓄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箱本体,2.搅拌杆,3.搅拌棒,4.刮板,5.主排液管,6.减速电机,7.上液位传感器,8.主进液管,9.主进液阀,10.下液位传感器,11.主排液阀,12.主收集箱,13.副收集箱,14.副进液管,15.副排液管,16.副进液阀,17.副排液阀,18.进液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1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