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0852.5 | 申请日: | 201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明;金鸿浩;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嘉胜绢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3/32;D01H13/00;D01H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纱机,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并纱机,使得丝线不易脱离探丝器、探丝件更换容易、丝线传输中张力大及丝线不易与切割器通道壁摩擦从而影响切割器,包括机体及置于机体上的探丝器及切线器,探丝器包括探丝件,探丝件上设有U状开口,U状开口包括弧形面,探丝件上还设有呈齿状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齿根部及齿尖部,齿根部与探丝件连接,定位件上开有由齿根至齿尖方向上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朝向弧形面,齿尖部与探丝件形成入线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并纱机。
背景技术
并纱机,用于将棉、毛、绢、化纤等宝塔筒子单纱及细纱管纱并成股纱供捻线用。并纱是指两条纱线以上合并为一股纱线的工作步骤。一般并纱机上的探丝器,丝线经探丝器上的开口,由于探丝器上没有很好的拦截措施,丝线容易从探丝器上脱离;一般的并纱机上的探丝件与丝线摩擦造成探丝件的损坏,而探丝件固定于探丝器上,探丝件不易更换;一般的并纱机传输单股丝线的只有一个导纱环与探丝器配合,导致丝线于传输过程中的张力较低;一般的,多股丝线经张力器直接传输至切割器,没有对丝线进行约束,会导致多股丝线与切割器的通道壁摩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纱机,使得丝线不易脱离探丝器、探丝件更换容易、丝线传输中张力大及丝线不易与切割器通道壁摩擦从而影响切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纱机,包括机体及置于机体上的探丝器及切线器,探丝器包括探丝件,探丝件上设有U状开口,U状开口包括弧形面,探丝件上还设有呈齿状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齿根部及齿尖部,齿根部与探丝件连接,定位件上开有由齿根至齿尖方向上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朝向弧形面,齿尖部与探丝件形成入线口。
进一步的,探丝器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开有开口,探丝件包括两个U形板及连接两个U形板的连接板,两个U形板和连接板形成U状凹槽,探丝件的U状凹槽与支撑板的开口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机体上设有第一导纱环和第二导纱环,第一导纱环、第二导纱环及探丝件呈三角状排布。
进一步的,机体上设有并丝板,并丝板上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并丝件,并丝件上开有由探丝器至切线器方向上的U型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位齿与探丝件形成长条形通道,长条形通道上有入线口和两个弧形槽;探丝件于支撑板上可以拆卸;第一导纱环、第二导纱环及探丝件三角状排布,加长了丝线的路径且使得丝线的路径变得更为曲折;并丝件使得多股丝线集成一股于通道传至切线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丝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并纱机,使得丝线不易脱离探丝器、探丝件更换容易、丝线传输中张力大及丝线不易与切割器通道壁摩擦从而影响切割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一种并纱机,包括机体及置于机体上的探丝器1及切线器2,探丝器1包括探丝件3,探丝件3上设有U状开口4,U状开口4包括弧形面5,探丝件3上还设有呈齿状的定位件6,定位件6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齿根部7及齿尖部8,齿根部7与探丝件3连接,定位件6上开有由齿根至齿尖方向上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朝向弧形面5,齿尖部8与探丝件3形成入线口9,弧形面5可以减小丝线与探丝件3的摩擦力,齿尖部8与探丝件3形成入线口9,弧形凹槽与弧形面5形成通道,使得丝线于传送过程中不易脱离探丝件3,又可以方便的通过入线口9将丝线放入探丝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嘉胜绢纺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嘉胜绢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