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鼓针输液胶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0695.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海莉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布层 胶层 缓冲层 棉纱 离型纸 上表面 鼓针 背面 胶贴 输液 患者皮肤表面 本实用新型 背面设置 工作效率 压痕 针柄 针头 挤压 松动 护士 疼痛 | ||
一种防鼓针输液胶贴,包括离型纸、背面设置有第一胶层的胶布层,胶布层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一离型纸连接,胶布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胶布层、第二胶布层、第三胶布层、第四胶布层、第五胶布层,相邻的胶布层之间留有间隙,第一胶布层的上表面正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第一棉纱缓冲层,第一棉纱缓冲层的背面通过第二胶层与第一胶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胶层的上表面与第二离型纸连接,第三胶布层的背面正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第二棉纱缓冲层,第二棉纱缓冲层通过第四胶层与第二胶布层背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针头产生松动而导致鼓针情况的发生,避免了针柄直接挤压在患者皮肤表面而产生压痕,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鼓针输液胶贴。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护士在对输液患者进行输液时,先进行静脉穿刺,静脉穿刺后进行针柄、针头管及输液主管的固定,现有技术中,针柄是通过医用胶布直接固定在患者皮肤表面,当患者输液时间比较长时容易在患者皮肤表面产生压痕,患者特别是幼儿患者由于爱动、哭闹等原因,针柄固定不牢使得针头松动、脱落,甚至产生鼓针现象,需对患者进行重新静脉穿刺,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还会增加护士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了一种防鼓针输液胶贴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患者皮肤表面产生压痕、防鼓针的输液胶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鼓针输液胶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纸、背面设置有第一胶层的胶布层,所述离型纸包括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胶布层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一离型纸连接,所述胶布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胶布层、第二胶布层、第三胶布层、第四胶布层、第五胶布层,相邻的胶布层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胶布层的上表面正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第一棉纱缓冲层,第一棉纱缓冲层的背面通过第二胶层与第一胶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棉纱缓冲层正面设置有第三胶层,第三胶层的上表面与第二离型纸连接,所述第三胶布层的背面正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第二棉纱缓冲层,第二棉纱缓冲层通过第四胶层与第二胶布层背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8mm~1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棉纱缓冲层的长度为10mm~15mm,宽度为8mm~10mm,厚度为3mm~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棉纱缓冲层的长度为10mm~15mm,宽度为8mm~10mm,厚度为3mm~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型纸的10mm~15mm,宽度为8mm~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内设置有抗菌抗过敏成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设置在第三胶布层背面正中间位置的第二棉纱缓冲层便于在患者起针时按压针眼位置并对针眼处产生的少许血滴进行吸收;设置在第一棉纱缓冲层正面的第三胶层便于针柄的固定,避免针头产生松动而导致鼓针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针柄是固定在第一棉纱缓冲层正面的第三胶层上,对针柄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了针柄直接挤压在患者皮肤表面而产生压痕,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次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剥离第三胶层上表面的第二离型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胶布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中医院,未经宿迁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静脉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