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竖井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0233.6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臧培刚;刘晓亭;樊联峰;马宏强;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6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混凝土 输送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盲竖井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主要由混凝土搅拌机、储料器、活动溜槽、受料斗、上层吊盘、下层吊盘和钢编软管组成,其所述的储料器为方形,储料器底部设置斜面,储料器下部一侧设置长方形出料口,储料器上部一侧连接凝土搅拌机,储料器下部一侧设置的长方形出料口连接活动溜槽一端,活动溜槽另一端连接受料斗,受料斗连接上层吊盘,上层吊盘为圆盘形,上层吊盘中心设置小圆孔,小圆孔一侧设置吊盘出入口大圆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井下输送料送浇筑装置改造,极大的提高了浇筑混凝土速度,由每模浇筑时间7~8小时缩短至4.5~5小时,极大的降低了单进循环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够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盲竖井内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盲立井不同于传统的明立井,明立井施工时,设备均布置于地面,因此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均有一套成熟完整的配套方案,提升时均采用双钩或三钩提升,因此人员上下及物料上下不受提升因素所限制;而盲立井施工受井下空间限制,因此施工生产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型、施工方案的优化成为了制约生产进度的关键因素,目前施工的盲立井井筒大多都采用单钩提升系统,因此在物料下放时就会受单提升制约,下放速度慢、施工时间长,混凝土输送到模板内,以往是通过搅拌机搅拌后,人工推小车至模板内,此类工艺水泥出搅拌机速度慢,搅拌机等待混凝土的出机时间,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混凝土行走时间长,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足,解决混凝土在井下空间狭小人工推小车至模板内,水泥出搅拌机速度慢,搅拌机等待混凝土的出机时间,极大的降低施工效率,混凝土行走时间长,又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盲竖井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盲竖井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主要由混凝土搅拌机、储料器、活动溜槽、受料斗、上层吊盘、输料钢管、下层吊盘、和钢编软管组成,其所述的储料器为方形,储料器底部设置斜面,储料器下部一侧设置长方形出料口,储料器上部一侧连接凝土搅拌机,储料器下部一侧设置的长方形出料口连接活动溜槽一端,活动溜槽另一端连接受料斗,受料斗连接上层吊盘,上层吊盘为圆盘形,上层吊盘中心设置小圆孔,小圆孔一侧设置吊盘出入口大圆孔,小圆孔另一侧设置品字形三个圆孔,品字形三个圆孔上部连接受料斗下部,品字形三个圆孔下部分别连接三个输料钢管,三个输料钢管向下分开成大品字形,三个输料钢管向下分开成大品字形的一端分别连接下层吊盘上的大品字形圆孔,下层吊盘也为圆盘形,中心设置小圆孔,小圆孔一侧设置吊盘出入口大圆孔,小圆孔另一侧设置大品字形三个圆孔,下层吊盘大品字形三个圆孔下部分别连接三个钢编软管一端,三个钢编软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模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井下输送料浇筑装置的改造,极大的提高了浇筑混凝土速度,由每模浇筑时间7~8小时缩短至4.5~5小时,极大的降低了单进循环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够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料斗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装配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水集水绿化一体化的屋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