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9769.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范珍珍;范丽芳;张彩云;董川;双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氙灯 光源 光和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光以及光路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可维护性高的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包括空心圆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挡光盖,空心圆柱的左端与光源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的左端与空心圆柱相连接,右端与第二固定座相连接,在第一固定座的顶端竖直向下开设有遮光槽,在遮光槽内活动设有遮光片,在第一固定座的中间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左端与第一固定座的右端相连接,挡光盖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的右端用于遮挡从光电反应池通过的光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光以及光路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化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生物医药、化学、环境等不同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光源作为光电化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光电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其光路到反应池的距离以及强度会显著影响整个实验过程。其次因实验过程中需要频繁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转换,反复的开关灯源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光源的使用寿命。最后实验所用氙灯光源是高光强光源,且长时间照射会造成眼睛的不适。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避免反复开关对灯源对造成的损害,尤其为了避免强光照对眼睛的损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同时可固定光路又可避光的实验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氙灯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可维护性高的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验室氙灯光源避光和光路固定装置,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空心圆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挡光盖,所述空心圆柱为桶状腔体,在空心圆柱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黑色遮光层;空心圆柱的左端与光源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的左端与空心圆柱相连接,第一固定座的右端与第二固定座相连接,在第一固定座的顶端竖直向下开设有遮光槽,在遮光槽内活动设有遮光片,在第一固定座的中间开设有透光孔以使的光线沿着空心圆柱和透光孔可以延伸至第二固定座,所述遮光片插入遮光槽后可将透光孔挡住以阻挡光线的通过;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左端与第一固定座的右端相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中间开设有第二透光孔,在第二固定座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电极槽,光电反应池放置在第二透光孔内以接收从第一固定座通过的光线,光电反应电极设置在电极槽内且光电反应电极的下端穿过电极槽与光电反应池相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下部开设有微型搅拌器槽用于放置微型搅拌器。
挡光盖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的右端用于遮挡从光电反应池通过的光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空心圆柱的外表面包裹一层铜网用于散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挡光盖和遮光片的外表面都设有一层黑色遮光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于连接灯源以及实验装置的空心圆柱,具有固定长度,用以固定光路到反应池的距离,以及在圆柱外面包裹的铜网用来散热,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2、第一固定座中遮光片的加入有效的避免了反复开关灯对氙灯灯源造成的损害,以及确保实验中光照的稳定性。
3、第二固定座中微型搅拌器槽的加入,确保实验在均一溶液中进行,保证了实验的严谨性以及精确性,让所得实验数据具有可靠性。
4、挡光盖的加入阻挡了光线的穿透,同时方便反应池的放入和取出,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9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