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悬浮可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9603.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韦亚京;张凯;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设航空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B64F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悬浮 可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顶升作业专业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悬浮可调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平台结构、用于移动千斤顶的全向轮和用于支撑平台结构的固定支撑;平台结构包括平台顶板和平台底板,全向轮数量不少于三组且均匀分布于平台结构外侧,全向轮通过安装板与平台结构连接,安装板设置于平台结构内,其内端与平台结构铰接于平台顶板和平台底板之间,外端通过弹性组件与平台顶板连接,固定支撑悬空设置于平台底板底部。本实用新型自动悬浮可调装置能提高顶升装置定位准确性,可实现顶起飞机作业沿运动轨迹高效、可靠工作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顶升作业专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悬浮可调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千斤顶用于在外场或机库内顶升飞机,在飞机维护保养时起着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电动千斤顶的顶升机构通常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由支撑杆组成,各个支撑杆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底部支撑杆连接有回转轮。此类支撑结构折叠方便,便于移动,但电动千斤顶顶升装置对中定位困难,支撑结构运动轨迹不明确,造成工作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支撑结构安装千斤顶时,电动千斤顶顶升装置对中定位困难,支撑结构运动轨迹不明确,造成工作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悬浮可调装置,千斤顶设置于该装置上,能够提高飞机顶升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悬浮可调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平台结构、用于移动千斤顶的全向轮和用于支撑平台结构的固定支撑;平台结构包括平台顶板和平台底板,全向轮数量不少于三组且均匀分布于平台结构外侧,全向轮通过安装板与平台结构连接,安装板设置于平台结构内,其内端与平台结构铰接于平台顶板和平台底板之间,外端通过弹性组件与平台顶板连接,固定支撑悬空设置于平台底板底部。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由悬挂弹簧和导向杆组成,安装板通过悬挂弹簧与平台顶板连接,导向杆穿过悬挂弹簧,其上端与平台顶板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安装板。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由悬挂弹簧和导向杆组成,导向杆上端套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平台顶板螺纹连接,导向杆下端穿过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悬挂弹簧与调节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全向轮由动力组件驱动,动力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减速机,全向轮通过设置于安装板上的轴承座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平台顶板和平台底板通过平台立板连接,安装板内端通过销轴与平台立板铰接。
进一步地,全向轮设置有防护轮罩。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电动千斤顶顶起的初始过程中,固定支撑还没有完全触地的情况下,千斤顶顶头顶入飞机顶窝没有完全对中的情况下会产生侧向分力,全向轮在侧向分力的作用下会形成微动,从而自然生成完全对中的运动效果,实现千斤顶在接触顶槽时具有自适应随动对准功能;该悬浮可调装置有效的起到了千斤顶的移动、准确定位、自然柔性对中功能和极其优良的工作效果,减少了反复操作,减小了顶升装置定位难度,大大提高了顶升装置定位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该悬浮可调装置以弹簧上下伸缩的形式规范自身运动轨迹,辅以固定支撑和全向轮,使得运动轨迹清晰、明确,可实现顶起飞机作业沿运动轨迹高效、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悬浮可调装置的原始状态示意图;
图2是千斤顶顶升时,本实用新型自动悬浮可调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设航空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成都成设航空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9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真菌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