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9282.8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蓝德光;吴魏华;孟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翔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密封环 密封盖 环形密封凸起 内圈 环形密封凹槽 内密封环 轴承密封结构 滚动体 密封圈 多道密封结构 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 呈圆环状 紧密贴合 密封固定 密封凸起 密封效果 外密封部 密封性 抵接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圈与外圈之间也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轴承密封结构。它包括内圈、外圈及设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若干滚动体,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密封盖,各滚动体均位于两个密封盖之间,所述密封盖呈圆环状,密封盖包括外密封环和内密封环,外密封环与内密封环为一体成型结构,内密封环与内圈密封抵接,外密封环与外圈密封固定;外密封环包括外密封环本体及若干环形密封凸起,环形密封凸起位于外密封部本体远离内圈的一侧,外圈上设有若干与密封凸起一一对应的环形密封凹槽,环形密封凸起卡在对应的环形密封凹槽中。环形密封凸起与环形密封凹槽紧密贴合,形成多道密封结构,增强密封盖与外圈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基础零部件之一,轴承一般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及保持架,轴承内部需加入一定量的油脂使轴承保持润滑,提高轴承使用性能及疲劳寿命,为了防止油脂泄露或外部异物进入轴承内,通常在轴承的两端面上设置橡胶密封盖,橡胶密封盖与外圈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橡胶密封盖与内盖密封抵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内圈与密封盖之间有良好的密封作用,但是外圈与密封盖之间密封性能不如内圈与密封盖的性能,造成油脂会从外圈与密封盖的连接处泄露,尤其密封盖出现磨损、变形等情况时,泄露情况更为严重。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971560 U,公开日期为2013.06.05,名称为“一体化密封的四点接触轴承”,公开了一种在外圈的一侧采用一体化设置的密封板自密封,另一端采用常规密封圈密封的轴承,这种轴承只能解决外圈一侧的密封问题,而且这种结构的轴承,油脂还是会进入密封板和保持架的间隙中,导致滚动体上的有效的油脂量变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圈与外圈也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轴承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包括
内圈、外圈及设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若干滚动体,还包括两个密封盖,各滚动体均位于两个密封盖之间,所述密封盖呈圆环状,密封盖包括外密封环和内密封环,外密封环与内密封环连为一体成型机构,内密封环与内圈密封抵接,外密封环与外圈密封固定;
外密封环包括外密封环本体及若干环形密封凸起,环形密封凸起位于外密封环本体远离内圈的一侧,外圈上设有若干与密封凸起一一对应的环形密封凹槽,环形密封凸起卡在对应的环形密封凹槽中。此处滚动体为滚珠或圆柱等滚动体,环形密封凸起和环形密封凹槽过盈配合,形成多道密封结构,增强密封盖与外圈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各环形密封凸起沿外密封环本体轴向依次分布,环形密封凸起的外径沿靠近滚动体至远离滚动体的方向逐步增大。各环形密封凸起与环形密封凹槽配合形成多个连续的密封结构,同时也能防止密封盖从密封圈中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还包括与外圈端面密封抵接的减振环,减振环与外密封环为一体成型结构。减振环通过自身的伸缩缓冲作用,可以减少轴承在轴承孔中工作时的振动及振动带来的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内密封环包括内密封环本体、第一密封唇及第二密封唇,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与内圈外侧壁密封抵接,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沿内圈轴向间隔布置,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之间形成密封腔。第一密封唇与第二密封唇形成简易迷宫,密封性能更佳,且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可以通过形变,改变密封腔的大小,缓解轴承负压引起的油脂外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上固定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由第一金属环和第二金属环连接而成,第一金属环与外密封环连接,第一金属环位于外密封环与内圈之间,第二金属环与内密封环连接,第二金属环位于内密封环与滚动体之间。第一金属环与第二金属环分别加强外密封环与内密封环的强度,使密封盖压入轴承时不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翔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翔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9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式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轴承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