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机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8601.3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臣;李立国;边海军;彭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朝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7/04;F03D17/0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122300 辽宁省朝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机叶片。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且蕴量极其巨大,风力发电作为当今新型能源产业之一,因其环保节能发展规模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全国范围内已具有风力发电机组数以万计,并仍然具有快速发展势头。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风轮从风中吸收能量并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风能转化成为转动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转动能转化成为电能。现有技术中的针对风力发电机的改进多从风机叶片的尺寸、构成着手。例如,加长风机叶片的长度、增加风机叶片的数量等。
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进入中国的早期,由于技术新、风险大,以及受叶片的制造工艺不成熟的限制,风电场开发商普遍采用保守策略,通过对风机叶片进行简单的改进来提高发电效率,例如,在风机叶片上增加襟翼或涡流发生器,此种改进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但是其对风力环境的要求较高。毕竟风力保持不变的发电环境是很难实现的,增加襟翼或涡流发生器就意味着风机叶片对风力变化变得更加敏感,微小的风力变化对风机叶片的作用也会变得十分明显。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企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载荷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逐渐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载荷,现已意识到襟翼或涡流发生器这类功能性装置对风力发电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增加襟翼或涡流发生器这类部件的风力发电机的研究表明,增加襟翼一方面能够提供风机叶片的更加灵敏的风力传递能力,但针对风力不稳定的环境则该设计会间歇地、不规则周期的增加风机叶片的载荷,使得风力发电机面对的发电环境更加复杂,此类现象对设置在山地、丘陵等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动态的风力环境对控制系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控制系统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叶片,能够根据风力环境自动调整。更加适合风力不稳定的发电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风机叶片,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侧的可进出的涡流发生器、设置于本体后缘的可根据风力大小进行偏转的襟翼,本体设置涡流发生器的位置为与涡流发生器轮廓相同的凹槽,所述襟翼和涡流发生器之间设有能够将襟翼的移动量传递给涡流发生器以实现两者同步运动的联动装置。
通过上述设计,改进了风机叶片的结构,联动装置为风力控制的自动控制结构。当风机叶片承受的风力不超过阈值时,襟翼和涡流发生器为完全展开的状态,襟翼充分发挥增大风机叶片迎风面积的功能、涡流发生器充分发挥改善风机叶片表面气流流态的功能。当风机叶片承受的风力超过阈值时,襟翼根据风力的大小自动向被风向弯折、收起一定角度,风力较大时收起的角度大,风力不是很大时收起的角度小。同时,襟翼运动带动联动装置运动,联动装置拉动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在联动装置的带动下向凹槽内陷入、收起,此时襟翼和涡流发生器均不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当风力减小低于阈值时,襟翼向迎风向展开,带动联动装置将涡流发生器推出凹槽、凸起于本体的表面,此时,襟翼和涡流发生器又开始发挥各自的功能。上述过程,襟翼与涡流发生器的运动为同步进行。可选地,联动装置为多段配合的结构,配合改变力的方向、牵引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所述涡流发生器的第一复位装置。
通过上述设计,改进了涡流发生器的状态保持装置。在涡流发生器的展开状态下,第一复位装置为涡流发生器提供支撑,使得涡流发生器保持与风机叶片的相对位置,或者在联动装置的控制下涡流发生器发生运动后需要弹回展开位置时,第一复位装置完全能够实现涡流发生器的位置恢复。优选地,第一复位装置为弹性件;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复位装置为设置于凹槽内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涡流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与凹槽的底端连接,联动装置在弹簧的中空结构中穿过与涡流发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襟翼与叶片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复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朝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大唐(朝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8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海水波浪能的发电装置
- 下一篇:集风式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