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吊防晃动电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8435.7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单双成;谢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3/06 | 分类号: | B66C13/06;B66C13/16;B66C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地址: | 5102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吊 晃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吊防晃动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用来吊装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塔吊(tower crane) 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关系,而平衡臂长度与起重臂长度之间又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平衡重量相当可观,轻型塔机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随着塔吊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用中的不便之处也随之体现出来,众所周知,塔吊的高度随着建筑物的建设高度不断上升,并且塔吊挂钩采用吊装绳索进行连接,如此,伴随空中气流的影响,以及塔吊的转动,吊装过程中,吊装物就会出现晃动现象,这就会大大影响塔吊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防晃动电控装置,能够有效控制吊装过程中晃动,实现稳定吊装控制的塔吊防晃动电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吊防晃动电控装置,包括:塔吊架体;安装在所述塔吊架体上端的塔吊横向轨道;活动设置于所述塔吊横向轨道上的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上设置有绳索牵引电机,所述绳索牵引电机经吊装绳索连接有塔吊挂钩,所述塔吊挂钩设置于平移装置正下方;固定设置于平移装置下表面的圆形基座盘,所述圆形基座盘中央区域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安装在圆形基座盘四周且对称式分布的平衡牵拉装置,所述平衡牵拉装置包括绳索电机、电控伸缩杆、滚轮和牵引绳索,所述电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圆形基座盘的边缘,电控伸缩杆所在直线穿过圆形基座盘中心;所述滚轮活动设置于电控伸缩杆的前端,所述绳索电机分别设置于圆形基座盘下表面,且位于电控伸缩杆与圆形基座盘连接处相对应位置;所述牵引绳索的其中一端与绳索电机驱动端连接,另一端绕过电控伸缩杆前端所连的滚轮后与塔吊挂钩相连接;连接于绳索电机的第一同步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同步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控制模块,各个绳索电机相互并联构成绳索电机组;连接于电控伸缩杆的第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控制模块,各个电控伸缩杆相互并联构成伸缩杆电机组;所述第一同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三PNP型三极管、第四NPN型三极管、第五 NPN型三极管、第六NPN型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绳索电机组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绳索电机组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四电阻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NPN 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五 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七PNP型三极管、第八NPN型三极管、第九PNP型三极管、第十NPN型三极管、第十一NPN 型三极管、第十二NPN型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七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九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伸缩杆电机组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七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八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伸缩杆电机组的负极同时连接第九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十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九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七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七电阻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十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八电阻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十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九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电阻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十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五电阻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十一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八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8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