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X射线CT检测设备的精密转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7212.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俊;王钟周;孙海旋;王骏;王弼陡;雷恒波;王秋平;吴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18;F16M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精密转台 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 检测设备 推力轴 向心轴 钢板焊接结构 精确位置控制 地脚 底座侧壁 顶起装置 滑环组件 角度反馈 力矩电机 密珠轴承 速度控制 圆弧光栅 运动控制 直接驱动 中间传动 轴向跳动 转台轴系 转台 板形式 双夹层 支撑环 晃动 轴系 整机 保证 响应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CT检测设备的精密转台,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工作台、套设在所述底座的支撑环、连接于所述底座侧壁上的顶起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调节地脚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底座之间的推力轴系、向心轴系、滑环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和底座均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内外筋和围环为双夹层板形式,在满足刚度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了整机重量,使状态的运动控制响应更快;其转台轴系由推力轴系和向心轴系组成,均采用密珠轴承,可保证轴系径向、轴向跳动和角度晃动精度;其精密转台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无中间传动误差,同时配置高精度圆弧光栅尺作为角度反馈元件,保证转台精确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驱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CT检测设备的精密转台。
背景技术
大视场相位衬度CT成像设备光学半径超过1米,其支承转台外径尺寸达2米,为尽可能地降低机械振动或运动误差引起的CT重建图像运动伪影,转台系统需具有很高的刚度和稳定性。此外,轴系机械精度直接影响重建图像最重要的指标—空间分辨率。
大型转台常用旋转支撑方式有液体、气体静压,但会引入油液污染、压力泵、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不适合医疗CT场合,且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长期可靠性差。
普通大径滚动轴承一般只能承受单向负载,而且由于本体截面惯性矩相对较小,结构刚度有限,加工过程中滚道形状误差很难控制,自身轴系精度得不到保证;交叉滚柱轴承近年来应用广泛,虽能承受径向和轴向综合负载,但轴系极限精度也不高,以日本THK公司超超精密级交叉滚珠轴环RE60040USP型(外径700mm、内径600mm、宽度40mm)为例,径向和轴向公称振摆公差为8μm。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轴系结构,来满足相衬CT高分辨率成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X射线CT检测设备的精密转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X射线CT检测设备的精密转台,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工作台、套设在所述底座的支撑环、连接于所述底座侧壁上的顶起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调节地脚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和底座之间的推力轴系、向心轴系、滑环组件;
所述向心轴系包括垂直轴、设置于所述垂直轴外周的向心轴承、设置于所述向心轴承外周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轴承座的外周上部的轴环、设置于所述轴承座的外周下部的力矩电机、设置于所述垂直轴上端的光栅尺座及设置于所述光栅尺座上的圆弧光栅尺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底板、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内环、第一中环和第一外环、呈辐射态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环和第一中环之间的第一内筋、呈辐射态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环和第一外环之间的第一外筋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上的上面板。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底板、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内环、第二中环和第二外环、呈辐射态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环和第二中环之间的第二内筋、呈辐射态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环和第二外环之间的第二外筋及穿插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走线管。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筋、第一外筋、第二内筋、第二外筋、第一内环、第一中环、第一外环、第二内环、第二中环和第二外环均为双夹层板,所述双夹层板包括两块侧板、固接于所述两块侧板中间的方钢管及连接于所述两块侧板底部的垫板。
优选的是,所述推力轴系为密珠轴承,其包括与所述工作台下表面贴合的上轴承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贴合的下轴承环、设置于所述上轴承环和下轴承环之间的第一保持架与第一密排滚珠。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环套设在所述底座上部外周上,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底面贴合;所述顶起装置包括多组,沿圆周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7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