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吸收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6975.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华金;陈文倩;朱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吸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收管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气体吸收管,气体吸收管包括空心的中心管,中心管外部设有罩管,在中心管和罩管之间形成空腔,罩管由大致呈球形的顶部件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大致呈圆柱形的下部件构成,顶部件上固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以及中心管的上端均连接有连接管,每个气体吸收管的中心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每个气体吸收管的通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外界连通,中心管的下端位于罩管内部,中心管与空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吸收管组件。
背景技术
在气体采样时,一般都需要使用两个气体吸收管,主要是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浓度过大,在测试过程中造成击穿,防止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下降。在实际操作时,每次采样都需要现场连接气体吸收管,不仅耽搁时间,而且连接气体吸收管使用的橡胶管经常会发生折叠或缠绕,使得测试时的气路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吸收管组件,包括串联的两个吸收管,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气路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吸收管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气体吸收管,气体吸收管包括空心的中心管,中心管外部设有罩管,在中心管和罩管之间形成空腔,罩管由大致呈球形的顶部件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大致呈圆柱形的下部件构成,顶部件上固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以及中心管的上端均连接有连接管,每个气体吸收管的中心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每个气体吸收管的通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外界连通,中心管的下端位于罩管内部,中心管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顶部件的上端设有一开口,中心管穿设于开口中。
进一步地,气体吸收管呈不透明状。不透明的气体吸收管可防止光照对气体产生的其他作用,保证了气体在检测之前的稳定性质,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气体吸收管的材质为玻璃。
进一步地,连接管的材质为硬质塑料。硬质塑料的使用,防止连接管在运输、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缠结,保证了检测过程中的气路畅通。
进一步地,硬质塑料为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进一步地,通气管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能够辅助调节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取样结束后,可关闭开关阀,也可以将开关阀同时关闭,使气体密封在气体吸收管中。
进一步地,下部件的底端呈半球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联的气体吸收管成品,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再连接气体吸收管,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吸收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管;2-顶部件;3-下部件;4-连接管;5-开关阀;6-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壹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6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拆卸磁性材料的眼镜架
- 下一篇:换热储水箱及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