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6776.0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章凯;曾庆友;陈勤耕;黄长炜;朱文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挡板 料斗 外墙孔洞 封堵 料槽 本实用新型 左右两侧 两侧板 侧板 空鼓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所述灌料斗包括一挡板和一灌料槽,所述灌料槽具有一底板和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立设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边,且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一通孔。灌料时,可以利用混凝土的自重,方便灌料,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空鼓、缝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前期施工常需在外墙中预留孔洞,如外脚手架连墙件部位、悬挑型钢穿墙部位等,落架后再对原孔洞进行有效封堵灌料,以免外墙渗水。后期封堵的传统做法是人工直接铲入细石混凝土,因灌料不密实且周边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位不严密,极易空鼓开裂造成渗水隐患。2016年出现的“一种建筑外墙洞口封堵灌料模板装置(申请号201620969020.4)”,该专利的灌料槽口大于孔洞的洞口,灌料时需要人工把混凝土往孔洞里面推,操作会麻烦一些,且在底部用螺丝固定,斜面加斜支撑,上端还是容易张开,造成漏料,进而造成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外墙孔洞封堵后的抗渗性能差,可以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灌料时,可以利用混凝土的自重,方便灌料,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空鼓、缝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所述灌料斗包括一挡板和一灌料槽,所述灌料槽具有一底板和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立设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边,且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灌料斗还包括压脚板,所述压脚板设于所述挡板下端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灌料斗还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和挡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所述灌料斗包括一挡板和一灌料槽,所述灌料槽具有一底板和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立设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边,且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一通孔。灌料时,可以利用混凝土的自重,方便灌料,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空鼓、缝隙。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1、灌料斗,11、挡板,111、通孔,12、灌料槽,121、侧板,122、底板,13、固定板,14,压脚板,2、外墙孔洞,3、三段式止水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墙孔洞的封堵灌料斗,所述灌料斗1包括一挡板11和一灌料槽12,所述灌料槽12具有一底板122和两侧板121,两所述侧板121立设于底板122的左右两侧;所述挡板11连接于所述底板122的底边,且所述挡板11上还设有一通孔111。
所述灌料斗1还包括压脚板14,所述压脚板14设于所述挡板11下端外侧,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灌料斗1和墙面的结合紧密性,加强固定效果,防止混凝土从结合处漏出,进而影响封堵效果。
所述灌料斗1还包括两固定板13,两所述固定板13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121和挡板11的两侧,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灌料斗1和墙面的结合紧密性,加强固定效果,防止混凝土从结合处漏出,进而影响封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6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铲墙皮机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混凝土裂缝修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