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检测电路、检测器、电池系统与运载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6301.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超;但志敏;孙占宇;侯贻真;许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327;G01R31/36;G01K7/22;B60L3/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检测 电路 检测器 电池 系统 运载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检测电路、检测器、电池系统与运载工具,应用于电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子电路,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主负继电器的内侧触点连接;处理组件,处理组件与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非主负继电器的待检测继电器的外侧触点连接,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处理组件连接;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处理组件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检测电路、检测器、电池系统与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趋势,而车载电池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阻碍电动汽车推广的问题之一。目前,为了降低电池模组在供电时的安全性风险,需要对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继电器是否发故障,从而,避免由于继电器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的电池系统中,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继电器的类型不同,通常会为每个继电器单独设置用于检测是否发生故障的检测电路。基于低压回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具备良好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各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均集成在BMS中,由BMS中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Management Unit,BMU)作为处理器对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进行检测。如此,继电器的检测电路一端与位于高压回路中的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低压回路中的BMU连接,出于安全性以及采样准确率的考虑,通常在继电器的检测电路与BMU之间设置用于隔离高低压的隔离器件,并通过该隔离器件将继电器的检测电路的电信号传递至BMU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将继电器检测子电路集成在BMS中时需要设置用于隔离高低压的隔离器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总体电路结构的复杂程度,并且,还可能会由于复杂的电路结构影响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检测电路、检测器、电池系统与运载工具,用以简化电路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检测电路,包括:
电流检测子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主负继电器的内侧触点连接;
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电流检测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
继电器检测子电路,所述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非主负继电器的待检测继电器的外侧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组件连接;
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所述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模组检测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组件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待检测继电器包括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快充继电器、慢充继电器和加热继电器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的数目为至少一个;
每个所述继电器检测子电路用于检测一个所述待检测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继电器检测子电路,包括:
第一分压组件,所述第一分压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检测继电器的外侧触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6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