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序喷丸的后混合水射流砂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4204.9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森;陈雷;贺占蜀;张远西;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7/06 | 分类号: | C21D7/06;C22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序 混合 水射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混合水射流喷丸金属表层改性的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安装在现有水射流设备上,并用于后混合水射流有序喷丸金属表层改性的砂管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水射流喷丸处理作为一种新兴金属表层改性技术,因其效果好、效率高、绿色环保等得到工程界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混合水射流喷丸设备分为前混合式和后混合式,前混合式对输送管道要求较高,能量损失较大,后混合式仅对混合后射流和砂粒流经的管道要求较高,能量损失小且易磨损部件换装较为方便。其中现有的后混合水射流喷丸设备,在砂管上端是混砂室,即水和丸粒混合后才进入到砂管中,砂管中的混合射流相对絮乱且不易控制,不能够保证丸粒有序的射出,且丸粒的覆盖率和间距无法保证,为科研理论分析造成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序喷丸的后混合水射流砂管装置,该装置能以较小的耗费制造出来并安装于现有混合水射流喷丸设备上,其能够保证丸粒有序的射出进而冲击金属表面,进而可以通过控制水射流设备的悬臂移动速度来调节丸粒覆盖率和间距,为开展该领域的科研理论分析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有序喷丸的后混合水射流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砂管主体,所述砂管主体上端与现有水射流设备相连,下端口为混合射流出口,砂管主体的外侧为有固定孔和连接孔的固连基座;所述固连基座的右侧固定孔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且可更换的定位销,固连基座的左侧连接孔用于安装金属送料管;所述金属送料管下端穿过固连基座的左侧连接孔与砂管主体相连,上端口与原有水射流设备的送料软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砂管装置包括左侧开有45度倾斜阶梯孔的砂管主体,45度的倾斜有助于丸粒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向下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砂管主体内侧阶梯孔的直径与金属送料管的内径尺寸相等,且均为丸粒直径的1-2倍,可以保证单颗粒丸粒进入砂管内部射流中且顺畅流通;砂管主体的外侧阶梯孔的直径与金属送料管的外径尺寸相等;砂管主体内嵌于固连基座内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连基座右侧有定位孔,左侧有连接孔,定位孔与定位销装配来实现固连基座与砂管主体,连接孔与金属送料管配合以便金属送料管进入砂管主体阶梯孔的外侧孔。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送料管的上端与原有水射流设备的送料软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固连基座连接孔与砂管主体阶梯孔的外侧孔相配合,以便丸粒能够进入砂管主体内孔,同时能够进一步固定砂管主体与固连基座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内,水射流由砂管主体上端口进入,流经阶梯孔内侧时,高速运动的射流带动带动阶梯孔内空气运动进而发生卷吸作用;单颗粒丸粒经金属送料管在自身重力和卷吸力的双重作用下,进入砂管主体内孔与水射流混合,形成混合射流,进而丸粒从砂管主体下端口有序射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可拆卸,安装使用方便。(2)成本低。所述装置能以较小的耗费制造出来并安装于现有水射流设备上。(3)为开展该领域的科研理论分析提供了便利。所述装置能够保证丸粒有序的射出冲击金属表面,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现有水射流设备悬臂移动速度来调节丸粒覆盖率和间距。(4)经所述装置丸粒有序冲击后的金属表层残余应力场分布较为规则,为其数学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砂管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固连基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4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下一篇: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