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孔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3859.4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2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红;杜昕;王雅孝;刘艳红;辛鹏;李亚强;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贵红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26;B26D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支架 活动体 侧孔加工装置 钻头 蜗轮 本实用新型 驱动轴 转杆 电机 使用者提供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卡接装置 啮合连接 人工操作 蜗轮转动 转动连接 驱动端 卡接 钻孔 对称 瞄准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孔加工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对称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的一侧为啮合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其中一个蜗轮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插设有支柱,所述支柱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蜗杆上设有活动体,所述活动体的一端卡接有钻头,所述活动体上插设有转杆,所述钻头位于转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支架、蜗轮、蜗杆、支柱、活动体、钻头和卡接装置的相互配合,自动对工件进行瞄准和钻孔,减少人工操作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精度,为使用者提供一种侧孔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孔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镗铣头是用于机械工程用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铣床的部件,一般都需要在工件的表面进行钻孔,钻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的镗铣头也存在区别,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通过侧孔加工装置(或称侧孔加工机床)对平板材料 (如木板、塑料板等)的侧壁进行孔加工,以替代传统低效率的手工侧孔加工,由于平板材料侧壁的高度较小,因此,传统对工件的侧面进行钻孔需要人工干预的部分较多,这样会带来工作效率的低下,且加工的精度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很大,不利于高精度的工件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传统的侧孔加工人工需要干预的部分大,工作效率低且工件加工精度低,而提出的一种侧孔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孔加工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对称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的一侧为啮合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其中一个蜗轮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插设有支柱,所述支柱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蜗杆上设有活动体,所述活动体的一端卡接有钻头,所述活动体上插设有转杆,所述钻头位于转杆的一端,所述钻头与转杆之间设有卡接装置,所述活动体上设有活动腔,所述转杆远离钻头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活动腔上,所述活动体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上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活动体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上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与驱动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卡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转杆上,所述从动齿轮位于连接槽上,所述从动齿轮与联动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对连接轴和夹轴,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转杆上,所述连接轴远离转杆的一端设有内齿轮,所述钻头上设有与内齿轮对应的凹槽,所述内齿轮与钻头之间为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连接体,所述钻头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卡轴,所述夹轴靠近卡轴的一端设有弧形轴,两个所述弧形轴分别卡接在卡轴的两侧,两个所述夹轴之间为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轴的连接住套接有回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上设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转动套接在转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与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转杆远离钻头的一端设有限位轴,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动片的一端与限位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轴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连接体上,所述卡槽上设有对称设有夹块,所述夹块设置在夹轴的一侧,所述夹块通过第三弹簧与卡槽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体上设有固定轴,所述第二驱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第二电机与固定轴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柱上设有与限位对应的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贵红,未经李贵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3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PP板定位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膜片连续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