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降装置导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2999.X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林志荣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件 钢丝绳 缓降装置 缓降 本实用新型 抽出 导绳 壳体 引导作用 贴紧 周面 紧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缓降装置导绳结构,设于缓降装置的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缓降机构,所述缓降机构中盘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从所述缓降机构中抽出后贴紧于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缓降装置的壳体上设置了导向件,且导向件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从缓降机构中抽出的钢丝绳紧贴着导向件的周面而离开缓降装置。在钢丝绳不断抽出的过程中,受导导向件本身结构的影响,钢丝绳具有自动滑向导向件中间部分的趋势,而不会滑向导向件的两端,因此对钢丝绳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利于在缓降过程中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降装置导绳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难时,位于高楼层建筑中的人员无法使用电梯快速到达地面,只能通过楼梯下行,但利用楼梯逃生的速度太慢,往往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出。虽然在消防救援力量的协助下,高楼中的人员也可通过云梯或救生气垫逃生,但是在灾难恶化危机人身安全之前消防救援力量不一定能够赶到现场,如果盲目等待救援将会贻误逃生黄金时间。
为使高楼中的人员能够在发生灾难时较快速的自行逃生到地面,目前已开发了一些相关的逃生装置,其中以缓降装置的实用性最强。缓降装置的核心结构是盘绕有钢丝绳的缓降机构,钢丝绳的一端从缓降装置中拉出,随着钢丝绳的运动缓降机构内将产生一定阻力以限制钢丝绳的速度。缓降装置可定位在建筑中,通过将钢丝绳一端钩挂在人身上的安全带后进行缓降逃生,也可以将缓降装置做成背包等随人员移动的形式,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建筑中后进行缓降逃生。
目前的缓降装置中缺少对钢丝绳进行引导的结构,钢丝绳从缓降机构抽出的过程中会在缓降装置壳体的顶盖与底盖所界定的范围内来回移动,造成缓降过程不稳定,可能导致逃生人员惊慌,甚至出现意外。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钢丝绳进行引导的缓降装置导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钢丝绳进行引导的缓降装置导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降装置导绳结构,设于缓降装置的壳体上,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及与顶盖相对的底盖,所述壳体内设有缓降机构,所述缓降机构中盘绕有钢丝绳,所述缓降装置导绳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与底盖之间的导向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从所述缓降机构中抽出后贴紧于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缓降装置的壳体上设置了导向件,且导向件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从缓降机构中抽出的钢丝绳紧贴着导向件的周面而离开缓降装置。在钢丝绳不断抽出的过程中,受导导向件本身结构的影响,钢丝绳具有自动滑向导向件中间部分的趋势,而不会滑向导向件的两端,因此对钢丝绳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利于在缓降过程中保持稳定。
较佳地,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
具体地,还包括与所述导向辊相邻设置的限位辊,所述导向辊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供所述钢丝绳穿过。
较佳地,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包括接触部及固定于所述接触部两端且直径大于所述接触部的两限位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实用新型导绳结构的缓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缓降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导绳结构中导线辊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2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疗分次计数的手环
- 下一篇:缓降装置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