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约型海底管线深埋下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1944.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天丁;艾万政;刘虎;胡琼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16 | 分类号: | F16L1/16;F16L1/2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 海底 管线 深埋下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约型海底管线深埋下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海洋油气田被加速的开发,尤其是深水的油气田开发项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针对深水的油气田,由于水深较深,其注水装置、原油输送系统都需要大量的海洋软管。考虑管线使用中的安全性,管线必须进行埋设,为了更好的保护管线,特殊区域埋设的深度需要达到2.5米以上深度。常规的管线埋设装置采用单一的水力喷射破土装置进行强力喷射破土,通过实践证明在15Kpa以内的土壤中进行埋设,可以实现约1.5米的埋设深度。若需要进行2.5米以上的埋设,土壤的回填影响很大,单一的水力喷射装置难以实现。在土质强度大的土壤区域,单一的水力喷射更难进行破土埋设,无法满足工程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子通过下管装置本体运转到深海底部设定的地理位置,通过防水摄像机及时的监测管子的安装情况,以及管子的安装位置的一种节约型海底管线深埋下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约型海底管线深埋下管装置,包括下管装置本体,所述下管装置本体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之间设有底部挡板,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靠近底部处侧边挡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竖直的支架内侧设有升降轨道,所述升降轨道内设有升降档块,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中央设有电源控制箱,所述电源控制箱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竖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端设有气泵,气泵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的底部设有防水摄像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连封测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设有辅助驱动电机,所述辅助驱动电机之间设有清槽辊,清槽辊上设有清理齿。
优选的,所述硬件控制系统上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一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一侧设有存储硬盘,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设有A/D转换电路、驱动电路,所述A/D转换电路的另一侧设有图像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上设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一三极管之间的节点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导线,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还与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5V电压,第四电阻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3.6V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之间的节点与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下管装置本体两侧的安装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清槽辊,安装支架之间的底部挡板上装载管子,管子通过下管装置本体运转到深海底部设定的地理位置,通过防水摄像机及时的监测管子的安装情况,以及管子的安装位置;
(2)本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深潜安装,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管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件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中:1、下管装置本体;2、安装支架;3、升降轨道;4、升降挡块;5、侧边挡板;6、底部挡板;7、气泵;8、气囊;9、防水摄像机;10、清槽辊;11、电源控制箱;12、辅助驱动电机;13、硬件控制系统;14、电源模块;15、单片机;16、存储硬盘;17、A/D转换电路;18、驱动电路;19、图像采集模块;20、第一电阻;21、第一二极管;22、第二电阻;23、第一三极管;24、第三电阻;25、第二二极管;26、电容;27、第四电阻;28、第五电阻;29、第二三极管;30、第三三极管;31、第三二极管;32、第六电阻;33、第四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1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雪抛雪车
- 下一篇:一种测斜管连接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