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层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1427.X | 申请日: | 201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7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析装置 层析 预层 精制 层析单元 过滤单元 本实用新型 蠕动泵 层析样品 依次连接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层析装置,所述层析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单元、预层析单元和精制层析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和所述预层析单元之间设有第一蠕动泵,所述预层析单元和所述精制层析单元之间设有第二蠕动泵;工作过程中,将待层析样品加入所述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后流入所述预层析单元进行初步层析,然后流入精制层析单元进行精制层析。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用层析装置可显著提高多级多次层析的效率,极大的缩短了层析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层析装置。
背景技术
层析(chromatography)是色谱层分析的简称。利用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及测定的方法。有吸附层析、分配层析两种。一般用于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氨基酸等的分析。
层析系统中,亦称色谱法,把微细分散的固体或是附着于固体表面的液体作为固定相,把液体或气体作为移动相,使试料混合物中的各成分边保持向两相分布的平衡状态边移动,利用各成分对固定相亲和力不同所引起的移动速度差,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根据移动相种类的不同,分为液体层析、气体层析二种。用作固定相的有矽胶、活性炭、氧化铝、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或是在硅藻土和纤维素那样的无活性的载体上附着适当的液体,也可使用其他物质。
柱层析(column chromatogra-phy)是将作为固定相的微细粉末状物质装入细长形圆筒中进行的层析分析。层析根据固定相与溶质(试料)间亲和力的差异分为吸附型、分配型、离子交换型(离子交换层析)等三种类型。但这并不是很严格的,有时常见到其中间类型。此外,近来也应用亲和层析,即将与基质类似的化合物(通常为共价键)结合到固定相上,再利用其特异的亲和性沉淀与其对应的特定的酶或蛋白质。
在使用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级多次的层析,在每次层级完成后均需要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转移到下一级层析柱上进行上样,因此多级多次层析的效率较低,极大的延长了层析过程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层析设备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缩短多级层析的工作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层析装置,所述层析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单元、预层析单元和精制层析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和所述预层析单元之间设有第一蠕动泵,所述预层析单元和所述精制层析单元之间设有第二蠕动泵;工作过程中,将待层析样品加入所述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后流入所述预层析单元进行初步层析,然后流入精制层析单元进行精制层析。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组件和第一储液组件,过滤后液体暂时存储在所述第一储液组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预层析单元包括预层析柱和第二储液组件,经预层析的液体暂时存储在所述第二储液组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精制层析单元包括精制层析柱和第三储液组件,经精制层析的液体可暂时存储在所述第三储液组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蠕动泵位于所述第一储液组件和所述预层析柱之间,所述第一蠕动泵被设置用于将存储在第一储液组件中的液体泵至所述预层析柱内;所述第二蠕动泵位于所述第二储液组件和所述精制层析柱之间,所述第二蠕动泵被设置用于将存储在所述和第二储液组件中的液体泵至所述精制层析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预层析柱的出液口设有阀门,所述精制层析柱的出液口设有阀门,并且,所述精制层析柱的进液口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室用层析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精制层析单元,如2、3、4、5个并联设置的所述精制层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和所述精制层析单元通过管道联通,且所述过滤单元和精制层析单元之间设有第三蠕动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储液组件的出液口设有阀门,并且所述第三蠕动泵和所述精制层析柱的出液口之间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1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