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9567.3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团;妥建德;魏国立;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C21B13/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冶金 余热 生产 低价 加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得铁料成本高、冶金余热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该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装有料仓,料仓的下部设有仓壁振动器,料仓的底部设有倾斜向下的出料咀,出料咀的出口安装有插板阀,插板阀的下部设有冶金余热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可以方便灵活地安装在转炉平台的炉后区域、连铸机中包车上、盛钢桶注余的倾倒渣盘摆放区旁边,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打开插板阀加料,通过仓壁振动器使球团顺利下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氧化铁含碳球团及氧化铁的还原做好了准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系统铁料的取得方式,对于液态炼钢生铁,主要是通过高炉炼铁直接供应。其它钢铁冷料的生产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内部的事故铸铁,二是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轧钢系统的轧废与氧化铁皮,炼钢系统的废坯、转炉渣钢、盛钢桶注余、中间包注余以及跑漏钢等)。三是外购的铁块、废钢,主要是小型高炉生产的铁块、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废钢以及直接还原铁。企业内部回收的铁料,价格相对低廉,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转炉冶炼的热平衡要求和金属平衡要求。外购的铁料由于这些生产或回收铁料企业的盈利需求,其价格昂贵,制约了炼钢钢铁料成本的降低。
要降低钢铁料的成本,一种方式是利用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铁料的回收、减少铁料的浪费从而降低单耗。但目前钢铁企业在这方面对比以前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方面开展工作,降低钢铁料成本的潜力已不大。以前总是尝试利用以上现有物料的最合理的搭配降低结构成本或降低液态铁水的成本,但其它方式却未尝试。另外,转炉渣物理热、盛钢桶注余渣物理热以及中间包注余物理热目前在钢铁冶金企业没有有效的利用方式。即使是利用,也只是通过与水的热交换来生产热水与蒸汽,但这些热介质在温暖或炎热的季节是过剩的,简单的以水换热也就不能体现出显著的效益。而利用钢渣的物理热来为还原反应创造条件,在国内冶金企业尚未尝试,造成这些冶金余热的极大浪费,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得铁料成本高、冶金余热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冶金余热生产低价铁料的加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装有料仓,料仓的下部设有仓壁振动器,料仓的底部设有倾斜向下的出料咀,出料咀的出口安装有插板阀,插板阀的下部设有冶金余热反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冶金余热反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插板阀下部的受料槽,受料槽的出口连接有下料溜管,下料溜管的下端放置有转炉渣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冶金余热反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插板阀下部的连铸机停浇后的中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冶金余热反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插板阀下部的盛钢桶注余倾倒渣盘,盛钢桶注余倾倒渣盘上设有锥形钢制罩子,锥形钢制罩子包括焊接的四块侧板,侧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板,顶板上设有排气、进料一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锥形钢制罩子为锥形四棱台结构且锥形钢制罩子的内侧通过钢丝网固定有耐火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料仓的侧壁设有观察爬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支架上设有四根加强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插板阀为手动插板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下料溜管为摆动型下料溜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9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