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9130.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露杰;赵伟;孙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神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软包电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软包电池一般呈扁平状,一端或者相对两端具有极耳,中间为一定厚度的电芯。软包电池一般采用铝塑膜为外壳,采用热压工艺将电芯部分封装在铝塑膜内,封装后的软包电池中间部分具有一定的厚度,上下左右具有一定宽度的封边。
目前常见的软包电池的成组方法是将软包电池放置在固定支架内,再将软包电池的极耳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比如,申请号为20152094339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该技术方案给出的软包电池单元包括绝缘框架用以收容并固定单体软包装电池,绝缘框架上设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连接片,连接片从绝缘框架中伸出以与外部电连接,电池的两个极耳需要分别与这两个连接片进行焊接固定。
因为电芯极耳的焊接性能较差,焊接难度很大,工艺复杂,焊接时易短路,且焊接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了电池的性能。此外,电池的串、并连接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该软包电池模组无需对极耳进行焊接、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电池的串、并连接,且加工成本较低、加工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软包电池单元和外壳,所述的软包电池单元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极耳,所述的外壳包括两个端面板、两个侧板、上盖、上支架和连接螺杆;所述的软包电池单元竖直依次排列在外壳内,软包电池单元的极耳位于软包电池单元的上端,所述的连接螺杆将所述的软包电池单元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支架与上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支架设有与软包电池单元的极耳相对应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导电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初始厚度大于卡槽的厚度,弹性连接件安装在卡槽内,其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所述的极耳被弹性连接件压紧固定在卡槽内;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上端伸出卡槽以外;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与上支架固定安装的铜排,所述的铜排与一个或多个弹性连接件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槽的个数与极耳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卡槽的位置与极耳的位置一一对应。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槽为竖直条形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由薄金属板加工而成,金属板包括主体和左右对称的两侧端,两侧端折弯后,所对应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与金属板主体相接触形成了两个弧度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伸出卡槽的部位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焊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应用弹性连接件与极耳进行压接的设计,使得无需对极耳进行焊接,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安全性能;2.上支架的设计可实现多并连接设计,通过调整铜排的宽度实现不同串并联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个软包电池单元的结构图。
图2为上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件。
图4为弹性连接件与极耳安装在卡槽内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与铜排固定安装的上支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软包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的软包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软包电池单元1和外壳2,外壳2包括两个端面板21、两个侧板22、上盖24、上支架23和连接螺杆3,端面板21和侧板22固定连接,如焊接固定。如图1所示,电池1单元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极耳11。如图6、图7所示,软包电池单元1竖直依次排列在外壳2内,软包电池单元1的极耳11位于软包电池单元1的上端。连接螺杆3将多个软包电池单元1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6、图7所示,上支架23与上盖24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2、图4所示,上支架23上设有与软包电池单元1的极耳11相对应的卡槽231,每个卡槽231内都设有导电的弹性连接件4。弹性连接件4的初始厚度大于卡槽231的厚度,弹性连接件4安装在卡槽231内后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极耳11被弹性连接件4压紧固定在卡槽23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神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神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9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装巢蜜生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降低鱼类残食的拦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