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8796.3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狄小涛;朱华;张兴淮;王学斌;游鹏;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泓凯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外置 散热 装置 整车 控制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Road)。
电动汽车的种类: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相对燃油汽车而言,主要差别(异)在于四大部件,驱动电机,调速控制器、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相对于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电站。纯电动汽车之品质差异取决于这四大部件,其价值高低也取决于这四大部件的品质。纯电动汽车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选用配置直接相关。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有直流有刷、无刷、有永磁、电磁之分,再有交流步进电机等,它们的选用也与整车配置、用途、档次有关。另外驱动电机之调速控制也分有级调速和无级调速,有采用电子调速控制器和不用调速控制器之分。电动机有轮毂电机、内转子电机、有单电机驱动、多电机驱动和组合电机驱动等。
目前随着整车功能的增多,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所要读取、处理并转发的数据越来越多,整车控制器作为纯电动车的大脑起着极为关键的协调作用。现有的整车控制器在考虑密封设计时并没有太关注散热方式,大多控制器壳体表面未设计散热结构,在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工作时发热量难以散去,会导致温度累积越来越高,对于整车控制器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信息转发的实时性及其本身的工作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鉴于整车控制器所起的关键作用,一旦与其他控制器之间的信息协调发生严重故障就关系着整车的行驶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外置散热装置,上壳体顶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对安装腔,安装腔的底壁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贯通上壳体的底端面,上壳体的顶端面均匀的嵌设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贯通上壳体的内腔顶壁,上壳体的一端侧设有外置散热装置,外置散热装置包括通风筒、吸风扇和防尘网,外置散热装置通过通风筒固定在上壳体上,通风筒内设有吸风扇和防尘网,吸风扇设在靠近散热片的一侧端,吸风扇通过支撑杆固定在通风筒的内壁上,防尘网设在远离散热片的一侧端,下壳体的顶端面均匀的设有若干与安装通孔相配合的安装盲孔,下壳体的左右侧端面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对安装耳,安装耳上设有固定螺纹孔,下壳体的内腔设有安装基板,安装基板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散热杆,散热杆的另一端穿透下壳体的底壁且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上壳体顶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2~3对安装腔。
进一步的,通风筒在水平方向上与散热片相对应。
进一步的,防尘网是金属网编制而成。
进一步的,安装盲孔与安装通孔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左右侧端面底部均匀的设有2~3对安装耳。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是选用导热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是选用导热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与安装耳是在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基板上的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一部分是通过第一支撑板和散热杆传递到第二支撑板上,进行散热出去的,且是与安装基板直接连接,散热速度快,能及时带走安装基板上的热,能有效的防止热量在安装基板上积累,导致电气元件烧损;另一部分热量是通过散热片散发出去的,而吸风扇吹送气流,使得外部空气在散热片之间的流速加快,从而大幅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保证散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外置散热装置的整车控制器外壳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安装腔,4-安装通孔,5-固定螺栓,6-安装盲孔,7-散热片,8-通风筒,9-吸风扇,10-支撑杆,11-防尘网,12-安装基板,13-第一支撑板,14-散热杆,15-第二支撑板,16-安装耳,17-固定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泓凯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泓凯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8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户外营销体验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