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8773.2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1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向阳;黄振;李志峰;张中浩;易琳;文豹;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界面 性能 测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的性能测验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采用有机材料制造,随着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复合绝缘子发生断串故障也越来越多,成为影响输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隐患。复合绝缘子的朽断故障近年来多次出现,这种故障与传统的脆断故障不同,其断口具有不规则、参差不齐、有明显腐蚀痕迹的特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于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方法。
现有的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方法主要通过击穿故障的泄漏电流测试,但由于在绝缘子界面老化过程中,流通的体电流较少,界面的性能变化更多的是受到局部放电等因素的影响,且,目前的界面缺陷模拟考虑的是击穿故障,而实际的绝缘子界面缺陷并未贯通绝缘子两端,导致了只利用泄漏电流进行绝缘子性能的评判存在不够准确,以及只考虑击穿故障时其模拟等效性很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方法主要通过击穿故障的泄漏电流测试,但由于在绝缘子界面老化过程中,流通的体电流较少,界面的性能变化更多的是受到局部放电等因素的影响,且,目前的界面缺陷模拟考虑的是击穿故障,而实际的绝缘子界面缺陷并未贯通绝缘子两端,导致了只利用泄漏电流进行绝缘子性能的评判存在不够准确,以及只考虑击穿故障时其模拟等效性很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绝缘子的界面性能测验系统,包括:
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第一钢针、第二钢针、电极、高压电源、局部放电测试仪和泄漏电流测试仪;
所述第一钢针包括:第一针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钢针包括第二针体、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
所述第一钢针和所述第二钢针分别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护套和芯棒之间,所述第一钢针的第一端部和第一针体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内,所述第一钢针的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第一轴向截面上,所述第二钢针的第三端部和第二针体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内,所述第二钢针的第四端部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第二轴向截面上;
所述高压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的受电侧电连接,所述电极的送电测与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第一轴向截面连接,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第二轴向截面与所述局部放电测试仪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确定流过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视在电荷量,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第二轴向截面与所述泄漏电流测试仪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确定流过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泄漏电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针和所述第二钢针分别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护套和芯棒之间包括:
所述第一钢针和所述第二钢针以包含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中心的径向截面为轴对称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待测试复合绝缘子段的护套和芯棒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针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钢针的第三端部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针的第一端部的曲率半径大于45μm,所述第一钢针的第一端部的曲率半径小于55μm。
优选地,所述高压电源包括:
高压进线端、调压器、变压器;
所述高压进线端与所述调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调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为所述高压电源的输出端。
优选地,还包括:限流电阻;
所述限流电阻连接在变压器的所述输出端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8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