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电磁离合器用的复合弹簧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8050.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陈晓亮;赵传欣;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8 | 分类号: | F16F1/18;F16F3/10;F16D27/14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董尚风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片体 均布式 整体环 本实用新型 磁离合器 复合弹簧 汽车用电 螺钉 铆钉 固接 均布 漆包铜线 使用寿命 整体式片 叠压 气隙 吸合 衔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用电磁离合器用复合弹簧片,包括整体环式片体和分体均布式片体,其中所述整体式片体包括均布于其内圈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均布于其外圈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分体均布式片体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一安装孔、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螺钉或铆钉与负载固接,所述第二安装孔12/22通过螺钉或铆钉与衔铁固接;所述整体环式片体或分体均布式片体由2个以上形状相同、材质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的整体环式单体或分体均布式单体叠压抵靠在一起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吸合气隙,提升使用寿命,减少漆包铜线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用电磁离合器用的复合弹簧片。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离合器用弹簧片包括单层整体式、单层分体均布式,形状规则或非规则,厚度在0.5-1mm左右。其中单层整体式弹簧片应力大、吸合气隙小,适用于匹配负载较大的风扇、水泵叶轮等。由于吸合气隙决定了磨损余量,吸合气隙小则磨损余量小,使用一段时间出现磨损后易出现不能吸合的问题;单层分体均布式弹簧片应力大、吸合气隙大,适用于匹配负载较小的风扇、水泵叶轮等,但由于吸合气隙大则弹簧片变形量大,导致应力大,在匹配负载时易产生疲劳断裂,不仅如此,由于吸合气隙大则还需要增加漆包铜线扎数和线径来增加电磁力,漆包铜线用量多,电磁离合器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单层整体式弹簧片易出现不能吸合、单层分体均布式弹簧片易疲劳断裂的技术问题,公开一种电磁离合器用复合弹簧片,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电磁离合器用复合弹簧片,包括整体环式片体和分体均布式片体,其中所述整体式片体包括均布于其内圈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均布于其外圈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分体均布式片体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一安装孔、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螺钉或铆钉与负载固接,所述第二安装孔12/22通过螺钉或铆钉与衔铁固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整体环式片体或分体均布式片体由2个以上形状相同、材质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的整体环式单体或分体均布式单体叠压抵靠在一起形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整体环式单体之间设置形状相同或不同、材质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的整体环式中间层;相邻两个分体均布式单体之间设置形状相同或不同、材质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的分体均布式中间层。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环式单体或分体均布式单体的厚度为0.2-1mm。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环式单体或分体均布式单体的材质为弹簧钢。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磁离合器用复合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环式中间层或分体均布式中间层的材质为非钢。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环式单体或分体均布式单体的表面附着涂层或缓冲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相同变形量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复合材料,可以比同厚度的单层弹簧片应力小,比单一材料的弹簧片应力值减小10%以上,产生相同应力时复合弹簧片可以有更大的变形量,从而增加吸合气隙和磨损余量,提升使用寿命1.5倍以上。同时,若其中一个单体断裂其他单体仍可正常工作;在相同吸合气隙时,减少漆包铜线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8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