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简易式机组油烟收集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6503.8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沈丹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炼化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48;B65D9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简易 机组 油烟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简易式机组油烟收集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采用304不锈钢,两者间可拆卸式连接设置,所述桶盖上设有油烟入口管和油烟出口管,所述油烟入口管与外设的机组油烟冷凝管连接,其接口处采用胶泥密封设置,所述油烟出口管末端采用弯头朝下设置;所述桶体底部侧壁设有排油口,其与一排油软管连接,接口处设有排放阀;所述桶体中部设有便于观察所述桶体内部废油高度的液位计。油烟及部分凝固的废油烟通过油烟入口管进入桶体内部,部分不凝的气体通过油烟出口管排出,可以通过液位计查看当前桶体内废油收集情况,待收集满后,打开排放阀,废油经过排油软管排出,统一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简易式机组油烟收集桶。
背景技术
空分装置空压机、增压机等压缩机组、气体膨胀机、液体膨胀机等膨胀机组均配有润滑油箱。为确保润滑油回油通畅,需保持油箱内负压状态。通常采用油雾风机抽取油箱内油气排出,油气排除后在排气管道内冷凝,附着,成为废油,通常在排放管低点开孔连接油烟收集桶用于收集废油,现有油烟收集桶通常为铁制,铝制、废旧塑料桶,构造简单,连接简陋,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油烟收集桶经常在室外使用,由于桶体密封简陋,下雨时容易造成雨水进入收集桶,由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水进入桶内位于下层,容易造成废油收集空间急剧减少,严重时还会造成废油溢出。
2、若采用铁制、铝制收集桶,由于桶体不透光,无法看到废油的收集情况,无法及时了解当前收集桶的油位,需定期开盖检查,防止废油溢出。
3、现有油烟收集桶外观简陋,容易生锈,不规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简易式机组油烟收集桶,它能够解决废油收集空间减少导致溢出、易生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简易式机组油烟收集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采用304不锈钢,两者间可拆卸式连接设置,所述桶盖上设有油烟入口管和油烟出口管,所述油烟入口管与外设的机组油烟冷凝管连接,其接口处采用胶泥密封设置,所述油烟出口管末端采用弯头朝下设置;所述桶体底部侧壁设有排油口,其与一排油软管连接,接口处设有排放阀;所述桶体中部设有便于观察所述桶体内部废油高度的液位计。
作为优选,所述液位计为依次连接的上阀门、上弯头、玻璃管、下弯头和下阀门,所述上阀门和下阀门分别位于所述桶体中部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当所述上阀门和下阀门呈打开状态时,整个所述液位计的所有部件内部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中部靠近其顶部处设有吸附碳层,所述油烟入口管出气端和油烟出口管进气端分别位于所述吸附碳层的上下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底部设有附属支座。
更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中部外表面关于所述桶体中心对称处对称设有便于移动所述桶体的把手,所述桶盖圆心位置设有便于打开所述桶盖的拉手。
更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与桶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所述桶体顶部靠近所述桶盖处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油烟及部分凝固的废油烟通过油烟入口管进入桶体内部,部分不凝的气体通过油烟出口管排出,可以通过液位计查看当前桶体内废油收集情况,待收集满后,打开排放阀,废油经过排油软管排出,统一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密封性能好:油烟入口管处采用胶泥有效密封,桶盖将桶体盖住,并用卡扣紧固,有效密封,油烟出口管弯头朝下,防止雨水倒灌。
二、简洁直观:设置液位计,便于直接了解桶体内废油收集情况,防止废油溢出,及时回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炼化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炼化林德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